黄志龙,男,浙江诸暨人,1962年9月出生,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1990年获石油大学(北京)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油气藏成藏机理、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地球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讲授“油田水文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等课程。 在油气运聚和成藏机理、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机制和页岩油气地质等领域的研究取得新进展。曾参加“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天然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并完成省部级和油田几十项课题。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出版专著3部,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2篇)。 近三年主要科研成果 1.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多重烃源灶形成演化及其有效性(2006-2010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2.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成藏的盖层控制条件与温压控制及机理研究(2008-2009年中海油湛江分公司项目) 3.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2009-2010年吐哈油田公司项目)。 4.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资源精细评价(2009-2010年吉林油田公司项目)。 5.歧口凹陷深层气藏资源规模及分布规律研究(2010-2011年大港油田公司项目)。 6.条湖-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条件综合评价(2010-2011年吐哈油田公司项目) 7.松南深层致密储层(砂岩)气藏形成机制与区带评价(2010-2011吉林油田公司项目) 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 1.辽河探区西部凹陷深化勘探理论与实践,2009,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省部级)一等奖。 2.准噶尔盆地逆掩断裂带油气精细勘探理论技术与应用,2009,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