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陈践发
  • 所属院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所属院系:
    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领域:
    --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陈践发男、湖南耒阳市人,1961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8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90年到91年在联邦德国地球科学自然和资源研究院留学。1986年到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工作,2003年起到石油大学工作。10多年来作为主要科研骨干参加了“七·五”到“九·五”期间国家天然气及石油资源开发方面的重点攻关项目,先后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或作为主要科研骨干参加或负责国家攻关、国家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院、部级重点项目和横向合同12项。现正在担任国家“973”和“十·五攻关”有关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研究课题。在近年的科研工作中较深入地研究了天然气成因机理、成因类型,完善和发展了天然气成因理论;提出了陆相盆地有机质碳同位素分馏模式;对陆相煤系地层有机质的成烃机理及成烃特征和煤成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较深入探讨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非烃气体及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近年来作为主要作者合作撰写专著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并完成国家、院部级科研成果报告6项。作为主要科研骨干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成果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并获国家和院等有关个人荣誉奖多项。 省部级以上获成果 1.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1993年10月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4) 2.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1995年9月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排名2) 3.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1995年10月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5) 4.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地质基出理论研究,1996年10月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4) 5.1994年1月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 6.1995年10月获政府特殊津贴科学家荣誉 7.1995年12月获中国科学院方树泉奖 8.1997年3月获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