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华,女,山东临沂人,博士,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稻作生态与技术研究团队负责人。2013年签订“工厂化育秧新技术”协议,技术转让费用500万元。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36项,其中已授权专利2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 工作经历与教育背景: 2015年1月至今: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1年7月-2014年12月:中国水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6年9月-2011年7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硕博连读),获土壤学博士学位。 2002年9月-2006年6月:山东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主持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20万元,2016-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0万元,2019-2022; 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英才培育计划”,30万元,2016-2020;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5万元,2017-2019;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60万元,2015-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万元,2013-2015;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15万元,2014-2015; 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计划,15万元,2014-201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60万元,2012-2014;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7万元,2012-2014。 授权的主要发明专利 张均华,金千瑜,赵夫涛,朱练峰,禹盛苗. 一种利用生物螯合技术制备水稻轻型无土育秧基质的方法(201510529643X),2018年5月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张均华,金千瑜,赵夫涛,朱练峰,禹盛苗,曹小闯.一种水稻轻型无土基质专用根系生长促进剂的制备方法(ZL2015102772519),2017年11月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张均华,金千瑜,赵夫涛,朱练峰,禹盛苗. 一种微纳米有机富硒氨基酸叶面肥的制备方法(ZL201410112754.6),2016年2月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张均华,金千瑜,赵夫涛,朱练峰,禹盛苗,徐家强. 一种水稻专用富硒无土有机育秧基质及其生产方法(ZL201410164719.9),2016年1月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张均华,朱练峰,禹盛苗,金千瑜. 一种微纳米矿物硒肥料的制备方法(ZL201410140864.3),2015年10月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获得的软件著作权 张均华. 工厂化育秧气候监测系统V1.0. 2017SR709182. 张均华. 水稻基质育秧信息管理系统V1.0. 2017SR70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