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16-2017,罗格斯大学农业与资源经济系,访问学者 2009-2010,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伯克利分校 访问学者 (师从美国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家协会主席Richard Carson教授) 2000-2004,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系 经济学博士 1995-1998,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环境经济专业 经济学硕士 1992-1995,中国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学士 1991-1995,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1-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 教授 2006-201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 副教授 2004-2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 副区长(挂职) 2001-2004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 讲师 1998-200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环境经济专业 助教、讲师 教授课程 本科生: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级、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级 研究生:高级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博士生: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前沿 科研项目 1、 生态产品的供给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3&ZD045 ),项目负责人,2013年-2018年。 2、 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多维关系演化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4&ZD045 ),子课题负责人(主持人为安徽大学程桦校长),2014年-2019年。 3、 新时代绿色发展绩效评估与美丽中国建设道路研究,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8&ZD048 ),子课题负责人,2018年-2022年。 4、 中国环境税收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09&ZD052),子课题负责人,2009年-2015年。 5、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之子课题——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项目批准号ZLYJY-1-5-2 ),子课题负责人(主持人为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2013年-2015年。 6、 基于CVM的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健康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 41371530),负责人,2014年-2018年。 7、 建筑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清单及其健康影响机理研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负责人,2017年12月-2020年12月。 8、 我国城市居民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 10BJY049 ),负责人,2010年-2012年。 9、 基于市场的生态产品的供给机制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负责人,2013年-2016年。 10、 城市居民对PM2.5健康风险的认知及支付意愿调查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负责人,2012年-2014年。 11、 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质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项目批准编号:06JA630074),负责人,2006年-2009年。 12、 北京市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质量研究,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项目(项目批准编号:20081D1600800355),负责人,2008年-2010年。 1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研究,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为陈锡文主任),2013年-2015年。 14、 宜宾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项目,负责人,2019年-2020年。 15、 基于市场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全球环境基金,负责人,2017年-2019年。 16、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补偿案例研究,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负责人,2015年-2017年。 17、 中国与东盟可持续城市合作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15年1月-2015年12月。 18、 青海省三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负责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9、 中国与东盟国家环境合作战略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 20、 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研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负责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 21、 伊春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伊春市人民政府,负责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 22、 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机制研究,农业部,负责人,2013年-2015年。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性融资机制研究,全球环境基金,负责人,2013年-2015年。 24、 青海省UNDP-GEF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全球环境基金,负责人,2013年-2018年。 25、 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核算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编号:2013467043),负责人,2013年-2016年。 26、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研究,科技部,负责人,2013年-2015年。 27、 中国与东盟国家环境合作战略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13年1月-2013年12月。 28、 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融资机制研究,财政部,负责人,2012年-2014年。 29、 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负责人,2013年1月-2013年12月。 30、 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中国对案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人,2011年-2012年。 31、 中国生态补偿立法路线图研究,全球环境基金,负责人,2011年-2012年。 32、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10年-2011年。 33、 国际环境产业统计分析方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10年-2011年。 34、 气候变化谈判中的资金机制研究,科学技术部973项目,负责人,2010年-2012年。 35、 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及其治理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培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XNJ013 ),负责人,2009年-2012年。 36、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测量及成本分配研究,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负责人,2009年-20010年。 37、 我国城市居民对环境污染健康风险的支付意愿调查研究,世界银行,负责人,2008年-2009年。 38、 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生态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基金建设研究,UNDP项目,负责人,2008年-2009年。 39、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电力企业碳足迹评估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10年-2011年。 40、 节能减排措施与二氧化碳减排的协同效益分析,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10年-2011年。 41、 排污收费改为征收环境税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09年-20010年。 42、 我国节能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主持人,2009年1月-2010年1月。 43、 电力企业排污权交易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09年-2010年。 44、 环境与经济的综合绩效评价与分析,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2008年-2009年。 45、 环境保险中环境损害赔偿标准和方法体系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子课题负责人,2008年6月-2008年12月。 46、 新时期中国环境管理的职能转变与体制创新研究,世界银行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08年-2009年。 47、 青海省三江源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青海省政府,负责人,2007年-2008年。 48、 中国环境保护发展战略研究——环保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子课题负责人,2007年-2008年。 49、 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及其投融资机制研究,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负责人,2009年-2010年。 50、 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自由探索项目,负责人,2008年-2009年。 51、 太湖与淮河流域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研究,亚洲开发银行,负责人,2007年-2008年。 52、 太湖与淮河流域环境污染治理的PPP融资模式研究,亚洲开发银行,负责人,2007年-2008年。 53、 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负责人,2006年-2008年。 54、 环保与能源领域高科技产业化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人,2007年1-12月。 55、 北京山区生态功能、价值评估及其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科委项目,负责人,2004年-2006年。 奖励荣誉 1、2017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A岗。 2、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计划”。 3、2012年,参与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2012年提交给联合国),而且随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Rio+20峰会)。 4、2009年,由本人与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孙发平副院长联合主持的“中国三江源区生态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成果获青海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二)。而且,该研究的相关观点陆续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社科院院报》、《青海日报》等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海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为青海“生态立省”战略和中央建立三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5、2008年,“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程建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排名第四(获奖人分别为马中 邹骥 张象枢 曾贤刚 吴健)。 6、2007年,入选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7、1997年,参加团中央组织的“百名博士百村行”活动,获论文一等奖,由当时的雷洁琼副委员长亲自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