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周来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江苏扬州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工学博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2003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博士联合培养一年,200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先后出访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国家重点实验室、肯塔基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昆士兰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4年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出站,2015年至2016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从事环境地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青年各1项),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环保部公益专项1项,国家能源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或参与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环境科学)、章梅(环境工程)、史博文(环境科学)、李松子(环境科学)、李丹琼(环境工程) 教育与学历 2003/09-2009/06,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博士 2007/11-2008/11,西澳大利亚大学,地球科学系油气工程专业,博士联合 培养 1999/09-2003/07,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6/11-至今,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副院长 2012/10-2016/1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助理 2012/01至今,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副教授 2015/01-2016/01,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2010/03-2014/06,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博士后 2009/07-2011/12,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讲师 教学工作 承担《环境地质学》、《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旅游地质学》、《环境统计学》、《科研创新与实践》等课程教学。 项目 1.2016/01-2019/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废弃矿井瓦斯-水-煤岩相互作用及其两相流动力学”(项目编号41572218)。 2.2011/01-2013/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部煤层处置CO2中的二元气固耦合作用与双重孔隙效应研究”(项目编号41002048)。 3.2012/01-2014/12主持江苏省煤基二氧化碳捕集与地质封存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CO2注入过程中煤储层双重孔隙演变特征及多场耦合控制 4.2015/01-2018/12以技术骨干参与(排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废弃矿井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降解与迁移机理”(项目编号41472223)。 5.2011/01-2014/01以技术骨干参与(校内排第二)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编号201109011) 指导研究生 1.毕业学生 (1)茅佳俊(环境工程):粉煤灰基固化剂碳酸化封存CO2的实验研究,2014届 (2)范玉青松(环境科学):粉煤灰堆场对浅层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实验研究,2014届 (3)徐潇(环境科学):关闭煤矿水-岩-气反应模拟研究,2017届 2.在读学生 汪鹏(环境科学)、章梅(环境工程)、史博文(环境科学)、李松子(环境科学)、李丹琼(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