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昊,男,1982年9月出生,博士,副教授。2011年7月获中国矿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矿井瓦斯/粉尘爆炸及抑爆、火灾/爆炸事故灾变预测、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研究。现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纵向课题4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主持横向科研课题4项;参与横向科研课题多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EI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次。 获奖、荣誉称号 2015年,教职工年度考核,优秀。 2014年,教职工年度考核,优秀。 2014年,获得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1项:煤矿避难硐室关键功能保障及救援模式研究,排名第二。 2014年,获得滁州市科学技术奖1项:矿用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排名第三。 2013年,获得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1项:煤矿井下皮带火灾事故自主动态救援系统研究,排名第二。 科研项目 承担纵向课题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BK20140187),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编号:2015QNB01),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08KF13),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2012年度开放课题(编号:WS2012A0);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134023)(编号:51074159)(编号:51404263)(编号:50804047)、1项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编号:SKLCRSM09X04)。主持横向科研课题4项;参与横向科研课题多项。 出版专著和教材 教材:《安全监测监控》,2013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专著:《煤矿PCPR安全体系建设》,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科研创新 发明专利: 一种燃气火焰捕获与熄灭装置.201410693822.2.第一发明人 一种煤层瓦斯压力测定仪及测定方法. 200810243254.0.第二发明人 一种采空区煤炭自燃无线监测装置及方法.200910234873.8.第三发明人 实用新型: 一种避难硐室或救生舱自动泄压装置. 201120529955.8.第二发明人 一种启闭进出风门的矿用轨道车辆控制装置. 201120144148.4.第四发明人 一种远程风门救灾门控制器. ZL200920006020.9.第三发明人 一种煤层瓦斯压力测定仪. ZL200820161113.X.第二发明人 一种采空区煤炭自燃无线监测装置. 200920232442.3.第三发明人 一种推拉式电控气动防夹救灾门 .201020189987.3.第三发明人 一种抑制可燃物爆炸传播的装置. 200720034728.1.第六发明人 教学活动 现承担《安全监测监控》、《电气安全》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大众安全与事故预防急救方法》、《我国重大安全事故案例还原与分析》两门校级公选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11名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1项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挑战杯储备项目.获得了“《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及应用》教材建设”项目和“安全监测监控课堂教学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践”教改项目立项,发表了1篇教改论文,积极参与2012-2013年安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以及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避难硐室环境参数监测与控制平台建设项目。 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2016级研究生两名。分别从事避难室环境参数自动监测与控制、瓦斯/煤尘爆炸防控的模拟与实验研究。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撰写论文1篇。 我的团队 本人所在团队由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助理研究员1人组成。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安全监测监控、矿井通风、消防工程、应急救援、粉尘防治等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已设计建造了十余家煤矿避难硐室,研发了矿井灾变风量远程调控系统,建立了矿井紧急避险技术体系,发明了真空腔抑爆技术并对其抑爆参数进行了实验测定,研究了基于离子液体的瓦斯防治和粉尘防治技术。形成了监测监控、气体/粉尘爆炸主动泄爆技术、矿井灾变风流控制、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等研究方向,并逐步向粉尘防治、噪音防治领域拓展。团队已发表SCI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17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