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李忠辉
  • 所属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
  • 所属院系:
    孙越崎学院
  • 研究领域:
    (1)煤岩破坏过程声电信息特征; (2)瓦斯-应力耦合下煤体破坏过程电位及红外热效应; (3)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过程监测及预警; (4)煤层应力异常电位反演成像研究; (5)热负荷后混凝土力学特性及声电效应; (6)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评价研究。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李忠辉,男,博士,河北石家庄人,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煤岩物理力学、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研究。2007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9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0.10-2011.04在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挂职锻炼任矿长助理;2013.09-2014.06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入选20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1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2015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选派煤矿首席专家(工程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项目,全国优博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全生产成果奖等8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被SCI检索15篇,EI检索2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著作2部,教材1部。2015年获得中国煤炭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获奖、荣誉称号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排名第10; (3)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排名第1; (4)安全生产成果二等奖,2011,排名第7(校内第4); (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10,排名第1; (6)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0,排名第1; (7)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2011,排名第1; (8)河南省煤矿安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排名第4(校内第2); (9)河南省工业与信息化科技成果三等奖,2014,排名第4(校内第2); (10)安全生产成果二等奖,2015,排名第4,(校内第1); (11)安全生产成果三等奖,2015,排名第5,(校内第2); (12)2015年获得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选派煤矿首席专家(工程师); (13)2017年6月入选新疆工程学院天山学者讲座教授。 科研项目 1《含瓦斯煤动力破坏过程的电位信号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1-2020.12,62万元,负责人; 2《声电瓦斯智能监测突出预警技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016.6-2019.6,66万元,负责人。 3《应力-瓦斯耦合作用下煤体损伤红外热像特征及机制研究》,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2016/1-2018/12,20万元,负责人。 4复合煤岩受载破坏表面电位响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来源: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经费:74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 5 煤岩动力灾害声电同步监测及预警装备研究,来源: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经费:91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 6深部矿井煤岩冲击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基础研究,来源:中国矿业大学重大项目培育专项,经费:3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要参与人 7煤与瓦斯突出声电瓦斯综合化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研究,来源: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经费:87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要参与人 8优秀博士论文配套项目,来源:优博配套,经费:9.8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 9 深部矿井冲击冲击地压时空演化机理及监测预警,来源:教育部,经费:5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要参与人 出版专著和教材 李忠辉,王恩元,何学秋.煤岩破坏表面电位效应理论与机制研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1. 宋晓艳,邸志乾,李忠辉.矿井灾害应急救援与处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4. 王恩元,何学秋,李忠辉,赵恩来.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 科研创新 (1)李忠辉,王恩元,宋晓艳,赵恩来,何淼,刘永杰. 一种空气幕防尘头盔及方法. 2012.7, 中国,申请号:201210439103.9; (2)李忠辉、蔡冠楠、钮月、娄全,一种模拟和测试钻孔变形的装置及方法,国家发明,申请号:201410001971.2; (3)李忠辉、蔡冠楠、钮月、娄全,一种模拟和测试钻孔变形的装置,实用新型,申请号:201420002593.5; (4)李忠辉、蔡冠楠、钮月、杨胜利、沈志伟,一种测试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多点应力计,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3 2 0863624.7; (5)王恩元、杨玉龙、李忠辉,分布式煤岩动力灾害电位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申请号:201410213215.1; (6)王恩元,李忠辉,刘晓斐. 一种基于电磁辐射原理的围岩松动圈测试及评价方法,2010.7,中国,ZL 2008 1 0023237.6; (7)王恩元,何学秋,王云刚,刘晓斐,李忠辉,刘贞堂,窦林名. 一种非接触式矿山压力观测及评价方法,2009.10, 中国,ZL 2007 1 0020549.7。 教学活动 讲授了《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城市安全工程》、《矿井瓦斯概论》课程,获得2012年百佳本科教学优秀教师、2013年教案比赛二等奖、2014年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中国煤炭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学生情况: (1)指导的硕士生何淼获得2013-2014学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2-2013学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三等奖; (2)指导的硕士生杨玉龙获得2013.9-2014.6校特等学业奖学金、优秀创新型硕士奖学金; (3)201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 (4)2013-2014江苏省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4人; (5)2014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4人; (6)2014孙越崎学院大学生科研导师,指导2人; (7)2015年博士生李学龙获得省科研创新计划; (8)2015年硕士生蔡冠楠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9)2016年博士李学龙获得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现就职于重庆大学; (10)2018年博士李学龙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