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丛亮,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进入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12月晋升副教授。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近50篇,其中JCR-2区及以上30余篇,EI论文2篇,其他论文1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3项。 工作经历: 2015/01-至今,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06-2014/12,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2016/10-2017/10,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访问学者(合作导师:杨荣贵) 2007/09-2013/06,北京科技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博士(导师:张欣欣) 2003/09-2007/06,青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学士 获奖、荣誉称号 中国矿业大学第九批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2017年); 中国矿业大学第九批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4年); 中国矿业大学第六批青年教师“启航计划”培养对象(2013年);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2013年); 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3年); “宝钢优秀学生奖”(2012年);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1年); 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称号(2007年)。 科研项目 1. 科研和人才项目 (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科前沿科学研究专项):表面修饰聚合物绝热材料研究(No. 2018XKQYMS17)。起止时间:2018.09/2021.09。 (9) 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第九批)。起止时间:2017/11-2019/10。 (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前沿专项基金项目):纳米孔结构材料传热机理理论与实验研究(No. 2015XKMS062)。起止时间:2015.09/2018.09。 (7) 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第九批)。起止时间:2014/10-2016/09。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表面修饰纳米颗粒的热物理性质研究(No.51406224)。起止时间:2015/01-2017/12。 (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科技基金项目):高品质生物质燃料的制备和热解动力分析(2015QNA11)。起止时间:2015/1-2018/1。(陈威教授转) (4) 中国博士后基金:纳米孔材料热传输特性理论研究(2014M551691)。起止时间:2014/01-2016/01。 (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纳米颗粒比热的表面效应研究(2014QNA22)。起止时间:2014/01-2016/12。 (2) 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纳米孔材料传热特性研究。起止时间:2013/09-2015/09。 (1) 中国矿业大学第六批“启航计划”项目:微尺度纳米薄膜比热研究。起止时间:2013/09-2015/09。 2. 教改项目 (1) 科研案例与课题对比分析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 面上项目, 2016Y05. 起止时间: 2016.5-2017.12. (2) 专业实验室支撑下的本科热物性测量实践教学研究. “2016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一般项目,起止时间:2016.12-2018.12. 出版专著和教材 流体机械, 陈更林、杨春敏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参与编写 科研创新 [7] 黄丛亮,吴东旭,皇强强,王誉凯,一种基于铜纳米颗粒的高导热导电高连接性能焊接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1514864.X [6] 黄丛亮,吴东旭,钟金鑫,罗笑,任哲, 实用新型测量塞贝克系数的简易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21020566.0 [5] 黄丛亮,刘尚,罗笑,钟金鑫,王文娟,张铎, 一种高效吸收太阳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438947.9,公开号:CN108599622A. [4] 黄丛亮,钟金鑫,吴东旭,一种利用热线法测量两固体之间界面热阻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139614.6,公开号: CN108535313A. [3] 黄丛亮,甄文开, 蔺子甄, 黄尊,吴东旭,罗笑,刘尚,钟金鑫,一种无机纳米包覆结构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1294033.1,公开号:CN108033805A. [2] 黄丛亮,蔺子甄,甄文开,黄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堆积床超级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1294004.5,公开号:CN107879761A. [1] 黄丛亮,罗丹辰,蔺子甄,黄尊,甄文开,一种金属纳米介孔材料电子热导率的测算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554256.6 公开号:CN106290456A 教学活动 工程热力学、太阳能热利用、空调工程和新能源技术等 指导学生情况 王庆超,2014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2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蔚来汽车,工程师。(与饶中浩教授合作培养) 蔺子甄,2015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7篇,获得2次国家奖学金,1次优创奖学金。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 罗丹辰,2015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1篇 武汉专利审查局,审查员。 黄尊, 2016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2篇,1次优创奖学金 三一重工,动力工程师。 甄文开,2016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1篇,1次优创奖学金 三一重工,动力工程师。 罗笑, 2017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3篇,1次优创奖学金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 钟金鑫,2017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7篇,获得1次国家奖学金,1次优创奖学金。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 吴东旭,2017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6篇, 获得1次国家奖学金,2次优创奖学金。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 刘尚, 2017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3篇,获得1次国家奖学金。 南方科技大学,助理研究人员。 皇强强,2018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1篇。 蓝迎莹,2018级硕士。发表1作SCI论文1篇。 王誉凯,2018级硕士。 马亚辉,2018级硕士。 我的团队 本实验室致力于新材料热物理性质调控(包括导热系数、比热、熔沸点、热膨胀系数和热电性能等),以及相关应用研究(包括电子微器件散热、绝热保护和节能应用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属介孔材料导热性能研究、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研究、3D打印中的热物理问题、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高性能绝热材料研究等。(欢迎有意向的同学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