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胡振琪 学位:博士 近期研究重点: 1.基于无人机及现代测绘技术的矿区生态环境监测; 2.煤矸石山自燃对大气、土壤的污染规律与机理及自燃综合治理技术; 3.采煤沉陷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及修复技术。 教育与学历 1992.3-1994.3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博士后 中国矿业大学 1989.2-1991.5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生 南伊利诺大学 1987.9-1991.8 工程测量-博士 中国矿业大学 1984.9-1987.7 矿山测量-硕士 中国矿业学院 1980.9-1984.7 矿山测量-学士 中国矿业学院 工作经历 2018.7-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博导/教授 2006.7-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生态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导/教授 1997.9-1997.11中国矿业大学采矿系博导/教授 1997.12-2018.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导/教授 1996.9-1997.9英国Exeter大学坎伯恩矿业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 1995.1-1996.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客座副研究员 1994.3-1996.9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 1989.2-1991.5南伊利诺大学采矿系,美国国家矿山复垦研究中心中西部分中心访问学者 1987.7-1994.2中国矿业大学助教 项目 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大型煤炭基地沉陷区黄河泥沙充填修复技术及示范, 2012-2015,2012BAC04B03,负责人 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09.01—2011.06,2008BAB38B02,负责人 3、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土资源部),高潜水位煤-粮复合主产区采煤塌陷地边采边复技术与示范(200911015-03),2009.09—2012.06,负责人 4、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土资源部),矿区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评价技术研究,2012-2013,201211045-1,负责人 5、国家863计划: 煤矿区典型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综合修复技术,2006—2009.12,(2006AA06Z355),负责人 6、国家863计划:酸性煤矸石山污染原位控制与生态重建联合治理技术及示范,2010.6-2012.6, 2009AA06Z320,负责人 7、科技部863计划: 煤基生态环境修复剂的研究与开发及其应用,2003—2005.12,2003AA322040,负责人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夹层式充填复垦原理与方法,41771542, 2018-2021,负责人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风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的土地损伤规律及生态修复方法,U1361203,2014-2017,负责人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温度探测的煤矸石山自燃监测原理与方法, 41371502, 2014-2017,负责人 获奖 1、2004国家科技进步奖,2004(Ⅱ, R1) 2、2019国家科技进步奖(Ⅱ, R1) 3、2012 国家科技进步奖(Ⅱ, R6) 4、2016测绘科技进步奖(Ⅰ, R1) 5、2015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Ⅰ, R1) 6、2013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Ⅰ, R1) 7、2005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Ⅰ, R1) 8、2018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生态修复先锋奖” 9、2006“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 10、2004中国青年科技奖 11、2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2、2005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 13、1998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14、2009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年度科技贡献奖 15、2012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