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乙文,男,1977/6/2,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6-2019/6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交直流混合微网控制及稳定性、新能源汽车驱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国家和企业项目10余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SCI检索15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授权10项,申请使用新型专利5项,授权5项,获得江苏省科技三等奖1项。共指导研究生60人,毕业43人,在读17人,5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科研项目 适用于阻抗测量的小功率逆变器控制算法研究,主持。 新能源车辆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研究,主持。 大功率复合功能PCS变换器,主持。 高频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算法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主持。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煤矿井下皮带机高效节能控制技术研究,主持。 井下胶带机地面集中变频长距离驱动控制系统,校企合作,主持。 100kW光伏离/并网发电系统研制,校企合作,主持。 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研制,校企合作,主要完成人。 非理想接入条件三相变换器并网适应性分析及优化控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参与人。 江苏省煤矿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参与人。 分布式发电系统电力变换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参与人。 基于OpenCV主板插件装配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江苏省科技厅科技项目,参与人。 大功率本质安全型开关电源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参与人。 超大容量电力电子变换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应用 子课题:超大容量电力电子变换装备VME总线控制实验研发平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参与人。 弱电网及直流侧大扰动条件下变换器并网稳定机理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参与人。 科研创新 1. 耿乙文, 李小强, 吴琼 ,等,一种并网逆变器多目标协同优化的不平衡控制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410655844.X。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以平衡三相交流电流、抑制网侧瞬时有功功率二次波动和网侧瞬时无功功率二次波动为控制目标,通过选择合适的比例因子k,使电网不平衡下多目标得以协调控制,并描述了具体实现方法、步骤。 2. 耿乙文 ,许家斌, 王亮 ,等,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510391570.2。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无需增加反馈控制环节来控制中点电位的平衡,通过增加相应的正负小矢量对三电平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流的控制能力,实现对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直流侧上下电容电压的平衡控制,并描述了具体实现方法、步骤。 3. 耿乙文 ,王亮 ,许家斌, 等,双三电平逆变器系统零序电压消除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390570.0。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利用统一快速算法和空间电压矢量解耦,使双三电平逆变器系统中的两个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在单一直流电压源的供电模式,简化拓扑结构和降低成本,实现对双三电平逆变器系统零序电压的瞬时值的消除,并描述了具体实现方法、步骤。 4. 耿乙文 ,李舟生 ,王凯 ,等,一种18脉波整流系统谐波抑制系统及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410722787.2 。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通过单相电压型逆变器,产生交流辅助方波电压作用于主电路直流电感上,改善二极管整流桥输出电流波形,实现网侧电流谐波的有效抑制,并描述了具体实现方法、步骤。 5. 耿乙文, 孙帅 ,王宇,等,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预同步控制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610308642.7 。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无锁相环环节并网逆变器预同步控制方法,实现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同幅值同相位,降低了暂态冲击电流,实现离/并网无缝切换,并描述了具体实现方法、步骤。 6. 耿乙文,鲍宇,周勤奋,等,一种六相异步电机DTC系统的优化方法,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1410170199.2 。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以中间电压矢量作为所选电压矢量并且在每个开关周期中将零矢量平均分配,改善了电机定子电流谐波和简化了矢量选择,降低了电机的转矩脉动,实现了开关频率固定,并描述了具体实现方法、步骤。 7. 耿乙文,邓仁雄 ,刘海卫 ,等,电流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 201710596518.X 。主要研究成果:提出在传统三相电流型并网逆变器的直流侧增加开关管SW和二极管D,使电流型并网逆变器具备良好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能在电网电压严重跌落时保持直流电流平稳不失控,网侧电流不过流以及使电流型并网逆变器在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同时能在正常工况下实现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并描述了具体实现方法、步骤。 8. 耿乙文,杨可,刘海卫,等,三相电流型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 201811235265.4 。主要研究成果:提出构造包含并网电流与逆变器侧电流的核函数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并描述了具体实现方法、步骤。 9. 李小强,耿乙文,伍小杰,等,一种基于LCL滤波的并网逆变器电网谐波影响抑制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226495.X 。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在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环路中引入指定谐波频率处电网电压带通前馈,通过对该频率处的输出导纳修正,建立带通滤波器参数设计原则,在锁相环控制环路中同样引入带通滤波器,校正由锁相环引入的附加导纳项,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指定频率处的并网逆变器输出导纳幅值,实现电网谐波的衰减,具有较强的电网谐波抑制能力以及高可靠性,并描述了具体实现方法、步骤。 教学活动 讲授本科课程:电气控制及PLC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讲授研究生课程: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指导学生情况 目前指导21名研究生。 我的团队 本人所在的团队为:先进电力电子电能变换与应用研究所,所长:伍小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