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鲁安新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在寒区旱区遥感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模型研建、青藏高原冰川湖泊现代变化,以及青藏高原道路病害遥感调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拓展性的成果,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青藏高原冰川与湖泊现代变化研究: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冰川和湖泊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特别是近几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发展为湖泊变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及多种不同来源数据综合分析技术监测我国西部冰川和湖泊的现代变化研究,尝试利用现代技术对青藏高原...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86.9~1990.7 兰州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学习,获计算数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1992.2~1992.7 西安外国语学院出国培训部学习。 1993.9~1996.6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攻读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获自然地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4.9~1995.1 北京大学遥感研究所学习遥感与GIS硕士专业课程。 2000.9~2006.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攻读自然地理专 业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 科研工作经历: 1990.08~1993.08 甘肃省遥感中心 助理工程师。 1996.06~1999.05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9.06~2011.1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助研、副研、 研究员。 2009.06~2009.08 德国Tuebingen大学访问学者。 2011.12~2012.05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研究员。 2012.06~至今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研究员。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和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川藏公路通麦至拉月段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调查研究”(2000-2002),经费28.0万元,负责人。 * 甘肃省引大入秦灌区建设指挥部委托项目“甘肃省引大入秦灌区土地覆盖和利用遥感调查研究”(2000-2002),经费21.0万元,负责人。 * 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西部金睛行动”――“甘肃中西部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及重点区退耕还林还草监测 (863-308-21-01)”(2000-2002),主要骨干; *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西部大开发专项“西北地区(2001)”专题“甘肃中部重点地区生态环境遥感本底调查及动态监测系统开发”(2001-2002),主要骨干;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中国西部冰冻圈动态变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KZCX2-301)”(2001-2003),主要参加人员。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G1998040800)”中“青藏高原现代气候与冰川冻土变化规律(G1998040812)”课题(2001-2003),主要参加人员。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国道219线新藏公路工程地质遥感调查研究”(2001-2003),经费42.0万元,负责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川藏公路西藏段工程地质遥感调查研究”(2001-2003),经费24.35万元,负责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新疆境内K290-K705段工程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研究”(2003-2004),经费22.8万元,负责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国道214线和317线西藏境工程地质灾害遥感调查”(2003-2004),经费57.2万元,负责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川藏公路西藏境科研与灾害地理信息系统研究”(2004-2005),经费50.0万元,负责人。 * 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公司委托项目“国道214线昌都至邦达机场段公路病害遥感调查研究”(2004-2005),经费11.0万元,负责人。 * 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公司委托项目“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研究川藏公路通麦至拉月段公路灾害及制图”(2005-2006),经费17.0万元,负责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国道318线古乡及波密附近泥石流灾害调查与防治研究”(2005-2006),经费20.0万元,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重点项目“塔里木河流域冰川变化、趋势及对水资源变化的影响(90202013)”(2003-2005),经费100.0万元,主要参加人员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前沿项目(2004102),(2005-2006),经费40.0万元,主要参加人员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2005CB422000)之专题“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特征”(2006-2010),经费45.0万元,专题负责人。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之专题“青藏高原冰湖变化遥感监测与预警研究”(2007-2009),负责人,经费65万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东南部冰湖变化及其潜在灾害评价与预警研究”(2008-2010),负责人,经费49万元。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沿喜马拉雅山北侧国防通道公路工程地质遥感调查研究”(2005-2008),经25.0万元,负责人, * 中国科学院学部和西藏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咨询项目“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2006-2009),主要参加人员。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国道317线斜拉山至丁青段地质灾害遥感研究”(2006-2008),经费18.0万元,负责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西藏那曲—阿里公路工程地质遥感调查研究”(2007-2009),经费20.0万元,负责人。 *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寒地区太阳能实时融雪(冰)公路技术研究”(2008-2010),经费180.0万元,子课题负责人(经费20万元)。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973项目)第3课题“海冰、积雪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010CB951403)” (2010.1-2014.12),经费680万元,主要参加人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第三极地球系统中水体的多相态转换及其影响”第3课题“水体多相态转换过程对水资源与水灾害的影响”(2012.1-2016.12),经费420万元,主要参加人员。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青藏高原多层圈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第三项目“现代高原的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课题“现代水体在不同圈层间的相态转化过程及其影响”(2012-2016),子课题负责人,经费190万元。 * 中国科学院西藏区域创新项目集群项目“西藏樟木滑坡勘查评估与综合治理”的课题“樟藏布冰湖和溃决洪水风险评估”(2012-2013),课题负责人,经费100万元。 * 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课题“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北线整治改建工程”丁青至斜拉山段公路改建工程地质遥感调查(2012-2014),课题负责人,经费24.55万元,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喜马拉雅山地区冰湖变化及其潜在灾害评价与预警研究”(2016-2019),课题负责人,资助直接经费70万元,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 获奖及荣誉: * 甘肃省“八·五” 软科学项目“武威市县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1990-1991)”,获国家计委1992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主要从事系统结构设计和实施等主要工作,为第4完成人,参加人员21人。 * 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方树泉研究生奖学金(硕士研究生)。 *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价(1991-1995)”,获中国科学院199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项目子专题“我国主要牧区雪灾遥感监测系统研究” ,本人主要从事数据库设计和模型研制等工作,并负责第二子专题,为第4完成人,参加人员24人。 * 主持的“川藏公路道路病害遥感调查研究”获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2003年度“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推广应用奖”。本人为负责人,参加人员12人。 * 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特别奖(博士研究生)。 参加的“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整治改建工程建设方案研究报告”获陕西省2005年度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为第7完成人,参加人员28人。本人负责该项目的课题“道路病害遥感调查研究”的研究工作。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