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李强子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农业土地覆盖、农作物遥感识别与面积估算、农业灾害与农业环境遥感分析、农业信息化、生态环境遥感,以及公安遥感应用技术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李强子,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和公安遥感应用。1998-2012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开发了国内第一个运行化的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CropWatch),并主持开展了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产量监测,使中国成为美国和欧盟之外第三个独立掌握全球粮食供应数量话语权的国家,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分析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2012年来,致力于农情遥感精细产品研发。开展了典型农作物遥感识别特征的挖掘整理和系统分析工作,建立了基于多时相高分辨率光学、多频率雷达、典型生化组分及其敏感参量、几何纹理、真彩色遥感指数等信息的农作物遥感识别特征集,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集成分类算法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体系,并建立了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协同、空间抽样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大范围作物种植面积精确估算方法,2012年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省、地市和县三级的作物面积估算,服务于区县级种粮补贴发放、大型农业投资工程项目验收检查和农业保险验标服务。同时,提出农作物生长环境风险及产量过程监测理念,开发了基于遥感的主要农业灾害遥感监测,以及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和产量损失评估技术,在此基础上,估算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和风险等级,估算不同生长阶段的风险损失产量。此外,作为主要专家参与设计了高分公安重要地区遥感应用示范系统,并在毒品原植物遥感监测、公安边防目标遥感识别与分析等公安遥感应用领域进行了近20年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服务。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高分辨率卫星专项、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与方向项目5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申报国家专利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 教育背景:    2002.09-2008.07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理学博士 1995.09-1998.07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研究所,理学硕士 1991.09-1995.07 河南大学地理系 理学学士 科研工作经历: 2013.03-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再生资源遥感研究室 2012.03-2013.2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农业与生态遥感研究室 2005.08-2012.2 副研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农业与生态遥感研究室 2001.06-2005.7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应用中心 1998.07-2001.5 实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生培养: 招收愿意从事农业与生态环境遥感、公安遥感科技基础研究的研究生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现代农业区域科技示范项目”,课题负责人,2017.1-2018.6;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作物遥感分类的多元指示性识别特征研究”,项目负责人,2016.01—2019.12; 3.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京津冀土地优化利用大数据技术”,课题负责人,2015.01—2017.12; 4.国家高分辨率卫星专项(民用部分)“重要战略资源安全动态高分监测与评估子系统(粮食部分)及示范应用”,课题负责人,2014.01—2016.12; 5.国家高分辨率卫星专项(民用部分)“公安边防重点地区遥感监测预警技术(一期)”,课题负责人,2014.01—2016.12; 6.中国科学院“十二五”重点部署项目“全球粮食生产要素潜力与风险评估”课题,课题负责人,2012.1-2015.12; 7.国家高分辨率卫星专项(民用部分)“公安边防重点地区遥感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2012.01—2013.12; 8.国家高分辨率卫星专项(民用部分)“粮食安全电子政务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先期攻关”,课题负责人, 2012.01—2013.12; 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棉仓储特征监测安全与质量管理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示范”课题,课题负责人,2012.01-2014.12;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估算方法与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负责人,2011.1-2013.12; 11.横向课题“湖南省早中晚稻种植面积遥感估算”, 项目负责人,2012.01-2015.12 12.横向课题“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陆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课题负责人,2013.01-2013.12 13.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生态屏障遥感监测”课题,课题负责人,2010.10-2013.12; 14.国际GEOSS-AG0703(AG0703)JECAIM计划,主要参加人,2009.01-2014.12. 15.中国科学院“十一五”重大交叉与特别支持项目“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耕地产粮能力遥感监测与预警”专题,共同专题负责人, 2007.1-2010.12; 16.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宏观调控信息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粮食中短期价格预测预警”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2008.1-2010.12; 17.863计划项目“多频多波段遥感数据生态环境参数综合反演技术”,国家高技术计划,子课题负责人,2009.1-2011.12; 18.中欧“龙计划”项目“Improving methods of crop monitoring with ENVISAT Data”(5279),主要参加人,2008.1-2012.5; 1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全球农产品市场监测与政策模拟系统”,课题负责人,2009.1-2012.5; 20.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室自由探索项目“东欧作物识别与作物种植面积估算”, 课题负责人,2010.01-2012.12; 2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项目,国家发改委,主要参加人,2008.01-2012.12; 专利: 1.一种多频率SAR数据农作物遥感分类方法,专利号ZL 2011 1 0124666.4,2012.11.28; 待授权专利:共5项, 1. 用于地市及县两级粮食补贴核算的种植面积遥感估算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054798.8, 2014年2月19日; 2.在作物识别和面积估算中选择遥感数据和分类算法的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410129471.2, 2014年4月2日; 3.农作物种植面积监测空间抽样方案优化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151352.7, 2014年4月16日; 4.基于高斯差分模型的雪地扰动痕迹遥感识别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054924.X, 2014年2月18日; 5.基于变异系数法的SAR船只检测优化方法,专利申请号 201611185931.9. 软件著作权: 1.近海区域目标遥感监测系统,登记号:2013SR103867. 获奖及荣誉: “2013年度湖南省粮食种植面积遥感测量项目”获2016年全国优秀测绘工程评比银奖,个人排名第二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