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贾立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光学定量遥感、遥感在陆面过程及气候变化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区域尺度地表能量平衡和水热交换机理和方法研究、区域尺度蒸散发、遥感观测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应用、陆表植被动态变化、干旱过程及监测等研究。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贾立,女,1965年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入选者,现担任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循环遥感研究室主任。2004年获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荷兰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以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身份工作十余年。 带领团队发展了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陆表蒸散发模型系统ETMonitor,其成果“中国大陆十年陆表蒸散发数据集”被收录到《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863项目子课题、中科院“一三五” 规划重点培育方向项目、欧盟第六及第七框架项目、欧空局卫星论证项目、荷-中双边项目等。   已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录35篇,其它期刊论文23篇,EI索引文章20篇,专著1部(英文),专著章节文章5篇(英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及报告80余篇。   学习简历   2000 - 2004,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环境系(遥感应用专业),理学博士   1994 - 1997,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现为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大气物理(边界层物理)专业,理学硕士   1984 - 1988,北京气象学院气象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简历   2013 - 现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余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循环遥感研究室主任   2009 - 2013,中国科学院遥感余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5 - 2008,北京师范大学,985讲座教授   2004 - 2014,荷兰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资深研究员   2002 - 2004,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博士后   2000 - 2001,法国 Louis Pasteur 大学(现为斯特拉斯堡大学)图象、计算机与遥感科学实验室,访问学者   1999 - 2000,荷兰SC-DLO 陆地和水研究中心(现为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的一部分),访问学者   1996,荷兰 SC-DLO陆地和水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1988 - 1999,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实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网页: 水循环遥感研究室 (EOWater) http://eo-water.radi.ac.cn 个人http://eo-water.radi.ac.cn/people_detail.php?id=27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要研究项目:   1. 高分辨率陆表能量水分交换过程的机理与尺度转换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全球陆表能量和水分交换过程及其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卫星观测与模拟研究》 第二课题,课题负责人,2015-2019。   2.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的集成模拟与预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5-2018。   3. 地球系统过程的空间信息模拟,中科院“一三五”规划重点培育方向项目,项目负责人,2013-2015。   4. 基于地基、机载及卫星观测的地表-大气能量与物质交换多尺度研究,中科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2014-2015。   5. 全球陆表综合观测定量遥感产品生成技术与系统, 科技部 863项目, 子课题负责人, 2012-2015。   6. 基于遥感和数据同化的黑河中-下游植被与陆表水循环的相互作用研究(91025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2011-2014。   7. 水循环关键参数遥感的模拟与反演,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2012-2015。   8. 结合光学及激光雷达观测的地表参数反演及时间序列分析,中科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 项目,项目负责人, 2012-2013。   9. 水循环遥感的机理与应用研究创新团队,中科院资环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12-2015。   10. 时空连续的区域陆面水循环信息的遥感反演和监测,项目负责人,2010-2014。   11. 亚欧合作长期观测系统-通过地面/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青藏高原水文气象过程和亚洲季风的关系 (CEOP-AEGIS),欧盟第七框架项目,项目负责人,2008-2013。   12. 时空连续的区域陆面水、热循环信息的遥感反演和监测,项目负责人, 2009-2010。  主办国际会议:   2013年4月26日至30日作为组委会主席,成功组织了“陆地水循环的空间对地观测与模拟(WATGLOBS):数据产品的创新性与可靠性”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吸引了来自十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遥感与水文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围绕陆地水循环的空间对地观测和模拟这一主题,研讨会主要从地表水循环(土壤水、降水、蒸散发、积雪、冰川、湖泊和地下水等)空间对地观测、寒区过程和地表水文、水循环的地表状态参数和大气对流、陆面水循环观测与同化、全球和区域水文模拟、陆面水循环集成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交流。WATGLOBS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欧盟第七框架CEOP-AEGIS项目、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GEWEX办公室、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会议得到了国际对地观测组织GEO、GEWEX及国家自然基金委的支持或资助。研讨会推动了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积极参与全球对地观测领域的发展和国际合作,更有力地提高对地观测及其应用的水平和影响力,进而实现对地观测的科学目标。   数据集:   1. “中国大陆2001-2010年地表蒸散发数据集”, 是覆盖中国大陆的每日一公里分辨率的陆表蒸散发数据,被收录于《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15)中。   2. “黑河流域2009-2011地表蒸散发数据集”,被收录在自然基金委“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下载地址:http://www.heihedata.org/doi:10.3972/heihe.114.2013.db.   3. “黑河流域2001-2011年时空连续NDVI数据集”,被收录在自然基金委“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下载地址:http://www.heihedata.org/doi:10.3972/heihe.112.2013.db。   4. “黑河流域2001-2011年时空连续LAI数据集”,被收录在自然基金委“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下载地址:http://www.heihedata.org/doi:10.3972/heihe.111.2013.db。   5. “黑河流域2001-2011年时空连续FPAR数据集”,被收录在自然基金委“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下载地址:http://www.heihedata.org/doi:10.3972/heihe.113.2013.db 。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