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江,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植被定量遥感机理和应用研究。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优秀人才”、“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973专题、中科院、农业部、海南省等科研项目等4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等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SCI论文100余篇,经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在农业遥感领域和高光谱遥感农业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上,黄文江论文发表数量国际排名第一。主编和副主编专著《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与预测》、《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机理与应用》、《农业定量遥感基础与应用》等6部。获发明专利28项(第一6项,第二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北京农产品安全学会理事。现任《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Indo-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编委;IFIP, TC5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AIPA)委员。 科研工作经历: 2005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 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博士后研究; 2000—2011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2012—至今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对地观测中心)研究员.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遥感立体协同观测与地表要素高精度反演(2016YFB0501501),2016.07-2020.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Integrating advanc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crop pests and diseases(6151101285),2016.04-2019.04;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胡萝卜素探测作物养分胁迫的光谱诊断机理与方法研究(41571354),2016.01-2019.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源数据小麦病害遥感识别与监测方法研究(41271412),2013.01-2016.12; [5].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作物养分空间维和时间维扩展遥感监测研究”(41071276),2011.01-2013.12; [6]. 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英联合基金)主要作物主要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警研究(131211KYSB20150034),2015.03-2018.03; [7]. 所长创新基金:全国主要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和预报系统构建(Y5ZZ01101B),2015.01-2016.12; [8].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海南省资源环境遥感监测(2016CXTD015),2016.01-2017.12; [9]. 海南省应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专项:海南农业灾害遥感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技术研究与示范(ZDXM2015102); [10]. 中国科学院项目:植被定量遥感参数反演与真实性检验(Y24001101A),2012.05-2015.05,经费150万元,主持; [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题: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及不确定性分析(2010CB950603), 2010.10-2014.09; [1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小麦苗情遥感监测技术”(200903010-03), 2009.10-2013.09,; [13]. 国家863计划课题:光谱探测与辐射传输模型结合的作物信息获取研究(2007AA10Z201),2007.05-2010.10;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物株型遥感识别机理研究(40701119),2008.01-2010.12。 代表论著: 专著: 主编和副主编专著《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与预测》、《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机理与应用》、《农业定量遥感基础与应用》等6部。 专利: 获发明专利28项(第一6项,第二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 [1]. 一种基于遥感图像的叶面积指数反演方法及装置(ZL201310182889.5)(黄文江,杨勤英,刘良云,彭代亮,申茜,倪丽),授权公告日:2015.12.2,IPC分类号:G01B11/28。 [2]. 一种遥感反演精度检测方法及装置(ZL 201210343165.X) (黄文江, 谢巧云,彭代亮、张兵,刘良云, 申茜, 孙刚),授权公告日:2015.08.05,IPC分类号:G01C11/00。 [3]. 一种植被空间分布状态测量方法及装置(ZL201210339810.0)(黄文江,刘良云,杨贵军,孙刚,申茜,彭代亮,张清),授权公告日:2015.2.04,IPC分类号:G01C11/00。 [4]. 观测装置及方法(ZL201110178750.4)(黄文江,张东彦,王之杰、王秀,王纪华,孙刚,杨贵军,马伟,宋晓宇,马智宏,陈红),授权公告日:2012.06.29。 [5]. 一种病害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ZL200810055874.1)(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孙刚,郑文刚,徐新刚,宋晓宇,杨月英,李存军,王鹏飞),授权公告日:2012.03.07。 测量作物冠层色素比值的方法及测量仪(ZL200410074311.9)(黄文江、郑文刚、孙刚、刘良云、王纪华、赵春江),申请日:2004.09.09,授权公告日:2009.04.22,证书号:48925 获奖及荣誉: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科技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奖励7项。 [1]. 2015年度,大北农科技奖成果奖二等奖“小麦条锈病分子早期检测及遥感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2015-DBNSTA-03-015号)。 [2]. 2014年度,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多源时空信息的农情定量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4-01-01-05)。 [3]. 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字农业测控关键技术产品与系统”(2010-J-251-2-02-R04) [4].2009年度,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主要农作物定量遥感研究与应用”(KJ2009-G3-014-02) [5]. 2008年度,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3S技术在北京都市农业中的应用”(08粮-2-04-03),第三完成人。主要完成人:李存军,刘刚,黄文江,阎晓军,侯福强,宋晓宇,秦向阳,徐新刚,王东利,孙海江,刘洋,王宝军。(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年11月) [6]. 2007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定量遥感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农-3-007-04) [7]. 200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精准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农-1-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