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曾源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独立承担科研项目/课题共14项 1.2016-20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多源遥感的生态参数标准化数据集构建,主持,645万元。 2.2016-20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西南生态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主持,100万元。 3.2017-2020: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激光雷达及外推模型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主持,65万元。 4.2015-2016:牛顿基金中英合作项目“CatchmentSensitiveFarmingAlertSystem”,中方负责人,9...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3年11月-2008年4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University),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植被遥感,发表英文博士论文专著“QuantitativeremotesensingformonitoringforestcanopystructuralvariablesintheThreeGorgesregionofChina”(ISBN978-90-8504-911-1)。 -2001年9月-2003年1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University),理学硕士学位,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硕士论文题目:“UsinghyperspectraldataforidentifyinggeologicalandsoilunitsintheAloraregion,SouthernSpain”。 -1997年9月-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信息系统专业。 工作经历 -2015年9月至今: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遥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2013年6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0年3月至今: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农业研究室,副研究员 -2003年3月-2010年2月:中科院遥感所,农业与生态遥感研究室,研实员/助理研究员 业务能力及代表性成果总结 围绕植被与生态遥感方向,从研究冠层结构参数监测方法开始,到区域生态参量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解决生态参量的遥感监测区域参数化问题,重点开展地上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结构与光谱异质特征的普适性生态参量遥感监测方法,形成了长时间序列的全国及重大工程影响区的生态数据产品,为生态建设及重大工程的生态效应评估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共发表论文58篇:包括SCI29篇,EI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6篇,含1篇遥感领域SCI影响因子排名首位的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作为合著者2016年发表Science和Natureclimatechange各一篇;作为第一作者2017年在审PNAS和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各一篇。作为副主编出版国家图集1部,参与撰写专著3部。独立承担国家自然基金、973、科技支撑等项目/课题共计14项(总经费1402万),其中2016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645万)、子课题1项(100万)、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65万)。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长期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平均每年三次受邀参加遥感与生态领域的国际培训与学术会议。作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遥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连续三年主持中国生态学大会生态遥感分会场会议。2011-2014年参与的中科院/环保部“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荣获2016年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个人排名完成人员第28位。连续7次荣获所年度优秀职工,2015年荣获所优秀党务工作者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