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于仁成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所属院系:
    海洋学院
  •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近海有害藻华研究,研究对象包括赤潮、绿潮、褐潮和金潮等我国近海典型有害藻华现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赤潮藻毒素分析方法研发与应用; -有毒有害藻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与应用; -有害藻华生态学与海洋学过程; -有害藻华危害效应与机理。 -有害藻华监测与预警技术。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707Z1-海洋生态学 招生方向 海洋生态安全 海洋环境生物学 教育背景 1993-09--1998-0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博士 1989-09--1993-07 南开大学 学士 学历 1989-1993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4-199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4-2005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海洋生物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6 德国Jena大学短期合作研究; 2008至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工作简历 2008-08~现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2001-01~2008-08,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98-09~2001-0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教授课程 海洋生态灾害与生态安全 海洋生态学 专利成果 ( 1 ) 麻痹性贝毒(PSP)毒素作为制备疗治疼痛病症药物的应用, 发明, 200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02109975.8 科研项目 ( 1 ) 北黄海亚历山大藻藻华动态机器对养殖贝类食品安全的影响,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5-12 ( 2 )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 主持, 部委级, 2013-08--2017-08 ( 3 ) 北黄海典型海岸带环境演变的生态效应, 参与, 部委级, 2009-01--2011-12 ( 4 ) 我国近海藻华灾害演变机制与生态安全, 参与, 国家级, 2010-01--2014-12 ( 5 ) 应用单细胞分析方法研究鳍藻藻华动态及其潜在危害, 主持, 国家级, 2007-01--2009-12 ( 6 ) 中国沿海织纹螺毒性动态变化及其毒素来源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06-01--2008-12 ( 7 ) 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 参与, 国家级, 2002-01--2006-12 ( 8 ) 海洋中的溶解有机物与微生物对甲藻毒素产生的影响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01-01--2003-12 ( 9 ) 黄海绿潮消退后漂浮绿藻归宿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7-01--2020-12 ( 10 ) 典型致灾赤潮的早期诊断技术与监测预警, 主持, 国家级, 2017-09--2020-12 ( 11 ) 典型有害藻华形成机理与防控对策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7-12 ( 12 )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 参与, 国家级, 2017-01--2019-12 ( 13 ) 近海生态灾害现状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 主持, 部委级, 2018-01--2022-12 参与会议 (1)Contamination status of phycotoxins in the Bohai Sea, China 2017-04-26 (2)The application of qPCR methods to detect toxic Alexandrium blooms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2017-03-29 (3)Increasing threats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2016-08-04 (4)我国近海有害藻华现状 与优势种演变分析 第三次鳌山论坛 2016-07-11 (5)绿潮早期关键过程 与机理研究 首届鳌山论坛 2016-01-11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