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海水鱼类的种质遗传进化和繁殖发育研究。采用多维分子标记揭示了西太平洋海洋鱼类种质遗传格局现状,从进化尺度和生态尺度探索了影响海洋鱼类遗传格局的古地质、古气候及现今环境因素;针对石鲷科等鱼类存在异型染色体生物学现象,综合采用全基因组测序、Hi-C技术和转录组高通量等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雄鱼异型染色体的起源及遗传组成,为复性性染色体系统(X1X1X2X2/X1X2Y)的性别决定机制及性别人工调控提供了有效指导,先后参加了2015年、2016年和2018年在台北和越南举办亚洲鱼类学会。已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Sci 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在内的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奖6次。 教育经历 2007.09-2010.07,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增殖养殖工程学博士; 2007.07-2008.07,日本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05.09-2007.07,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水生生物学硕士; 2001.09-2005.07,潍坊学院,生物系,本科/动物科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5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10年至201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助研。 主持或参加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亚洲-西太平洋岩礁生境条石鲷种群时空演化研究(41506170),2016/01-2018/12,25万元,主持,结题; 2.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条石鲷快速生长性状关联基因挖掘定位及应用(2017GHY15102), 2017/01-2018-12,30万元,主持,结题; 3. 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青年专项:条石鲷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生长相关性状的QTL分析(17-1-1-57-jch),2017/07-2019/06,10万元,主持,结题; 4. 江苏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夏鲆(♂)与牙鲆(♀)种间杂交后代不育及其遗传学机理研究(BK2012222),2012/01-2015/12, 20万元,主持,结题; 5.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中国近海条石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BS2012HZ025),2012/01-2014/12,7万元,主持,结题。 近5年来出版的专著 1、Yongshuang Xiao, Zhizhong Xiao, Jing Liu, Daoyuan Ma, Qinghua Liu, Jun Li, Integrated View of Population Genetics (Chapter title: The Research of Population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for Marine Fishes (Hyporthodus septemfasciatus) Based on Fluorescent AFLP Markers), IntechOpen, 2019,DOI: http://dx.doi.org/10.5772/intechopen. 2、刘静,付仲,赵春龙,刘洪军,苏文清,肖永双,吴仁协,孙桂清,崔兆进,宋爱环,吴文红,马国臣,郑斯迪,韦杰鸿。渤海鱼类,科学出版社,2019 近5年来申请的相关专利 1.肖永双,李军,肖志忠,马道远,徐世宏,刘清华 (2017).一种褐牙鲆与其近缘外来物种种质间的PCR鉴定方法,2017,中国,ZL 2013 1 0246976.2 获得的相关奖励 1. 2015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杂交鲆(牙鲆♀与夏鲆♂)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主要完成人:李军,肖志忠,马道远,徐世宏,刘清华,肖永双,尤锋,薛祝家,李强,田玉秋。 2. 2013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3。夏鲆(♂)与牙鲆(♀)杂交种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主要完成人:李军,肖志忠,马道远,徐世宏,尤锋,刘清华,肖永双,滕照军,薛祝家。 3. 2015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5。条石鲷生殖调控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主要完成人:肖志忠,李军,楼宝,刘清华,徐冬冬,肖永双,詹炜,尤锋,毛国民,马道远,徐世宏,张聿钦,薛祝家,李强。 4. 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鲆鲽类亲鱼培育及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主要完成人:肖志忠,李军,马道远,刘洪军,肖永双,官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