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学与生态工程研究组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作物与土壤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2016年在爱尔兰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开展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合作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培育专项1项、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并多次参加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专项及其他省市等研究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21篇),论文总引用数超过1300次,其中单篇被引用次数高达520次(Web of science统计),进入ESI全学科、环境/生态学科的前1%高被引论文行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稻米中镉铅的生物可给性与暴露风险及其调控机制,主持人; 广州市科技计划民生攻关项目,南方稻米中镉的生物毒性、毒害机理与健康风险,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南典型矿区重金属沿食物链迁移特征与调控机理,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南方主要蔬菜重金属毒性评估与食用风险对策研究,负责人;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培育项目,珠江三角洲乡土水生植物净化城市污水的机理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钝化剂对籽粒苋镉吸收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课题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粤北矿区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迁移及其调控机理,课题负责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珠三角镉铅超标农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骨干;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南方污染农田土壤镉铅钝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骨干;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863项目),农田有机复合污染的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技术,主要完成人员;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粤北采矿区重金属食物链迁移特性及其调控机制,主要完成人员;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金属矿区及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技术与示范,主要完成人员。 获奖及荣誉: 一种农田镉污染钝化后维持作物微量元素供应的方法,吴靖滔,李志安,夏汉平,庄萍,周世伟,专利号:ZL 2015 1 0399072 2,已授权。 一种降低牧草和蔬菜中镉含量的方法,卢焕萍,李志安,庄萍,邹碧,夏汉平,王法明,邰义萍,专利号:ZL 2013 1 0185777.5,已授权。 一种寻找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方法,夏汉平,张杏锋,李志安,庄萍,专利号:ZL 2011 1 0002277.4,已授权。 一种镉污染农田的植物修复方法,李志安,李凝玉,邹碧,夏汉平,庄萍,王法明,王刚。申请号201110052287.9,申请日:2011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