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肖晗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果实发育生物学研究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2009.6-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果实发育生物学 课题组组长、研究员 2004.1-2009.5 俄亥俄州立大学园艺系 博士后研究 1999.9-2003.12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北京)攻读博士学位 1999.9-2000.6 佛罗里达大学植物病理系 交换学生 1995.7-1999.8 中国水稻研究所生物工程系/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杭州)任助理研究员(含半年考核期) 1996.4-1996.10 在ILTAB (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for Tropical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做访问学者 1992.9-1995.7 中国水稻研究所品种资源系/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 攻读硕士学位 1990.8-1992.8 江西省上犹县东山镇镇政府 农业技术员 1986.9-1990.7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 本科学习 研究工作 以番茄等茄科作物为研究对象,围绕果实形成的分子机理,以及种子与果实发育的关系,开展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重点对参与番茄果实发育的重要调控基因在生化、遗传发育等多个水平上进行研究,同时发掘和克隆控制果实形成与发育的新遗传位点。 研究单元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成果 植物新钙调素结合蛋白基因(IQD类)控制番茄果实发育的机理 sun是控制番茄果实形状的一个主效QTL位点,具有该突变的番茄是椭圆形的,而有别于野生番茄的圆形。SUN编码一个植物所特有的钙调素结合蛋白-IQD类,属于多基因家族1, 2。该家族中第一个被鉴定的基因-AtIQD1主要调控拟南芥次生代谢产物硫代葡萄糖甙(芥子糖甙,Glucosinolate)的生物合成,以应对植食性昆虫的侵害。然而,番茄被普遍认为是非产硫代葡萄糖甙植物,因此这类钙调素结合蛋白可能存在明显的功能演化。我们拟对SUN的几个同源基因进行更深入的功能分析,了解这类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生化基础,解析这类基因在番茄果实发育中的作用机理。 番茄果实早期发育过程中特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番茄果实的发育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座果期、细胞分裂期、细胞体积扩展期和成熟期。而前三个时期是决定果实最终大小和形状的关键时期。目前已克隆的几个控制番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QTL位点中fw2.2, ovate, fasciated均在开花前决定了表型,最近克隆的SUN主要在开花后起作用1, 3。但这些基因的作用机理多不清楚。总的来说,我们对番茄早期果实生长和发育(细胞分裂期前后)的认识还非常缺乏。利用组学手段,我们鉴定出了大量在番茄果实早期发育过程中特异表达的基因3。我们拟通过功能分析,重点研究几个转录因子在番茄果实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增加对番茄果实早期发育的新认识。 相关新闻 2021年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外招博士申请-考核制导师名单 2020.11.04 “卓越学子”分享会成功举办 2020.09.01 枫林园区导师与专业 2020.08.13 80191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申请-考核制接收导师名单 2019.11.11 巴斯夫公司访问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2019.09.17 肖晗研究组揭示了微蛋白DTM在番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2019.05.31 肖晗研究组揭示了微蛋白DTM在番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2019.04.25 2010 2018.12.14 2015 2018.12.14 专利信息 2018.12.13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