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向 强化传热与流动减阻,工业余热高效利用,电子元器件高效冷却与热管理,辐射式温度测量技术研究 教育背景 2002-09--2008-07 北京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 1998-09--2002-07 北京科技大学 本科学士 工作简历 2016-01~现在,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项目研究员 2015-01~现在, 中国科学院大学, 岗位教授 2012-01~2015-1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8-07~2011-1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奖励信息 (1) 优秀共产党员, 一等奖, 研究所(学校), 2018 (2) 青年突出贡献奖, 二等奖, 研究所(学校), 2017 (3) 五四之星, 一等奖, 研究所(学校), 2013 (4)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束流管系统的研制, 二等奖, 部委级, 2009 专利成果 ( 1 ) 一种旋转叶片表面温度非接触式测量定位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210458360.7 ( 2 ) 一种液态金属压力测量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210458198.9 ( 3 ) 一种液体空化加热设备输出热效率测试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210566702.7 ( 4 ) 一种应用于液态铅铋合金实验回路的预热器, 发明,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210122794.X ( 5 ) 一种高温液态金属流量在线标定装置, 发明,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210209956.3 ( 6 ) 一种微通道热沉及微通道热沉性能测试装置, 发明, 2014,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210090080.5 ( 7 ) 一种声空化强化传热与防除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发明, 2011,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0810222960.7 ( 8 ) 一种叶尖间隙光纤测量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310383059.9 ( 9 ) 用于涡轮叶片表面温度分布测量的光纤装置与测量方法, 发明,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260420.3 ( 10 ) 一种液态金属与高压气体流动换热装置及方法, 发明,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510037097.8 ( 11 ) 一种提高燃机高温部件冷却效率的气膜孔结构, 发明, 2014,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410259696.X ( 12 ) 控制含有内热源的移动球床通道出口温度的方法, 发明, 2016,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410687030.4 ( 13 ) 一种全角度发射率/反射率测试平台, 发明, 201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510129356.X ( 14 )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强化换热控制坩埚热应力的方法, 发明, 201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510131718.9 ( 15 ) 一种正反旋向交替的间断内插式螺旋翅片强化换热管, 发明, 2015,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510238985.6 ( 16 ) 一种用于液态铅铋合金管道的在线加热及温控系统, 发明,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803341.2 ( 17 ) 基于主动温度梯度法控制表面张力驱动对流的方法, 发明, 201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510012933.7 ( 18 ) 带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及应用其的燃气轮机, 发明, 2018,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610557109.4 ( 19 ) 颗粒床除尘与换热一体化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710521405.3 ( 20 ) 颗粒床过滤除尘装置, 发明,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710716231.6 ( 21 ) 颗粒床除尘与换热一体化的装置, 发明,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710969239.3 ( 22 ) 一种测量高温高压混合气体辐射特性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 201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710554449.6 ( 23 ) 一种含反应精馏和串联放热反应器的化学热泵装置, 发明, 2017, 第 4 作者, 专利号: 201410060166.2 ( 24 ) 一种中低温太阳能互补驱动的化学热泵装置, 发明, 2014, 第 4 作者, 专利号: 201410162921.8 ( 25 ) 一种超声波辅助的化学热泵装置, 发明, 2014, 第 4 作者, 专利号: 201410259645.7 ( 26 ) 一种太阳能直接蒸汽发生系统的模拟装置及方法, 发明, 2015, 第 5 作者, 专利号: 201510504527.8 ( 27 ) 一种高温液态金属两级冷却设备和方法, 发明,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510005151.0 ( 28 ) 一种测量高温高压混合气体辐射特性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 201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710554449.6 ( 29 ) 一种用于低温余热深度回收的化学热泵系统,发明专利, 发明, 2017, 第 4 作者, 专利号: 201710839951.1 ( 30 ) 热泵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耦合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发明, 2017, 第 4 作者, 专利号: 201710788693.9 ( 31 ) 一种用于液体有机氢化物脱氢的装置, 发明, 2018, 第 4 作者, 专利号: 201611061654.0 ( 32 ) 粉尘发生控制装置,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10795460.6 ( 33 ) 双面交错印刷版式换热板和换热器,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11074614.9 科研项目 ( 1 ) 多孔介质内化学反应驱动的类沸腾热质传递机理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4-12 ( 2 ) 先进二回路技术预研, 参与, 部委级, 2011-01--2016-12 ( 3 ) 低温余热品味提升及能量存储, 参与, 国家级, 2011-01--2015-12 ( 4 ) 先进空化技术开发, 参与, 院级, 2011-01--2015-12 ( 5 ) 高速旋转叶片表面瞬态温度/热流分布测试系统, 参与, 部委级, 2012-11--2016-10 ( 6 ) 液态重金属特殊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5-01--2016-12 ( 7 ) 高温含尘烟气滤层内流动换热机制及余热回收技术, 主持, 国家级, 2016-07--2019-06 ( 8 ) 孔隙体系类半透明介质辐射特性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6-01--2017-12 ( 9 ) 规整结构催化剂内多尺度多场耦合热质传递机理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9-12 ( 10 )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青年人才项目, 主持, 部委级, 2013-01--2016-12 ( 11 ) XXXX技术,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6-01--2019-12 ( 12 ) XXX研究, 参与, 研究所(学校), 2014-11--2017-10 ( 13 ) 高温光纤测温系统, 主持, 院级, 2018-07--2018-12 参与会议 (1)含凝固性粉尘高温烟气固定床内流动换热实验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会议论文 2018-10-12 (2)等离子喷涂Y2O3部分稳定ZrO2热障涂层在高温下的吸收和散射系数实验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会议论文 2017-10-27 (3)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Ni-based alloys DD6 on the normal spectral emissivity during oxidation 2016-09-20 (4)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ACTIVE MULTIPHASE FLOWS IN POROUS MEDIA USING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2014-08-10 (5)多孔介质内不混溶多相流动的LBM数值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 2013-10-14 (6)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othermic reactor in chemical heat pump with LBM Fang Xin, Xunfeng Li, Xiulan Huai,Jun Cai 2012-07-02 (7)超临界压力下航空煤油水平管内对流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 李勋锋, 仲峰泉, 范学军, 淮秀兰,蔡军 200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