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汤艳杰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以火山岩和中基性侵入岩及其携带的深源岩石捕虏体和捕虏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岩石的形成时代、成因机制、岩石圈地幔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主要包括4个方面:1.幔源岩石的成因;2.壳幔之间的相互作用;3.大陆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4.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原理与应用。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1973年生于河南南阳。1997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长安大学获硕士学位,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大陆岩石圈地幔演化研究。 以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将Li同位素体系拓展到岩石圈地幔演化研究中,揭示了华北岩石圈地幔曾遭受大洋地壳衍生熔体和软流圈熔体的多期改造过程;发现全球大陆岩石圈地幔普遍遭受了熔体改造,造成岩石圈地幔的特征由古老、难熔转变为相对年轻、饱满,为认识大陆岩石圈地幔的演化规律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已发表论文75篇,其中53篇被SCI收录。论文被SCI引用1100余次。2010年获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2014年获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 学习经历: 1993.09-1997.07,西安地质学院,地质勘察专业,学士学位 1997.09-2000.07,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学位 2000.09-2003.07,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07-2006.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2006.12-2013.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5.09-2005.11,日本冈山大学地球物质科学研究中心,访问研究 2007.10-2007.12,日本冈山大学地球物质科学研究中心,访问研究 2013.12-至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学科类别: 岩石地球化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太行山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2006-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2008-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北典型地区玄武岩的锂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2011-2013)。 获奖及荣誉: 2010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 2014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