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苏本勋,研究员。1982年出生于山东鄄城。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和2011年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镁铁-超镁铁岩的成岩成矿作用,具体包括:地幔捕掳体与岩石圈地幔演化;层状镁铁-超镁铁侵入体与Cu-Ni-PGE-Cr成矿作用;蛇绿岩与铬铁矿成矿作用;Li同位素标样研发及其应用。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第一作者论文43篇。ResearcherID 学习经历: 2009.3-2011.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 2004.9-2007.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硕士 2000.9-2004.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6.1-至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19.1-2019.3比利时列日大学,访问学者 2016.5-2016.6台湾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 2013.1-2016.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3.1-2015.1香港大学,香江学者 2013.7-2013.10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 2010.10-2013.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2012.2-2012.5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2011.5-2011.8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RPG,访问学者 2007.4-2008.5日本冈山大学地球物质科学研究所,交流学习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3011),地幔碳酸盐交代作用中Li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西秦岭地幔橄榄岩为例,2012.01~2015.12. 国家优秀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2203),镁铁-超镁铁岩的成岩成矿作用,2016.01~201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2055),豆荚状铬铁矿的母岩浆成分、性质和来源研究,2018.01~202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1755205),土耳其南部蛇绿岩和变质底板对新特提斯洋俯冲起始的构造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2018.01~2021.1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八:资源能源现状与远景评估;专题2:稀贵金属(金、镍、钴、铬铁矿、铂族元素)科学考察与远景评估(2019QZKK0802),2019.07~2023.12. 获奖及荣誉: 2017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16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 2016年获第16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201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 2016年获国家优秀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2015年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2014年中国科学院-Springer优秀博士论文 2013年入选“香江学者计划” 2012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201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 2011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人才奖-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 201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BHPBilliton奖 2010年首届“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 2010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书籍及书中章节 SuB.X.,2014.Mafic-ultramaficIntrusionsinSouthCentralAsianOrogenicBelt:Petrogenesis,MineralizationandTectonicImplication.SpringerBerlinHeidelberg,Bookdoi:10.1007/978-3-642-54262-6. 秦克章,唐冬梅,苏本勋,2015.造山带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进展与展望.328-361.翟明国,肖文交主编,2015.板块构造、地质事件与资源效应.科学出版社,北京,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