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尚彦军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施工地质灾害、软岩硬土、TBM工程地质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尚彦军1967年出生,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创新岗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专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系水文工程地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工程地质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留所工作至今。2006年1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8~2007年先后同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韩国汉城国立大学能源与环境系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2013-2018年科技援疆,获批自治区地质工程重点专业、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2019-2020中科院先导专项“江门中微子二期项目”监理。 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隧道掘进机工程应用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放废弃物地质处置分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实例分会委员、国际管线专业学会IIUS荣誉顾问、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IAEG会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会员。 率先将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理论引入到工程地质学中,首次提出综合适应性指标(CSI)和工程地质分区指标(EZI),定量研究和初步解决了多类型多层次工程地质因素相互作用复杂性问题,深化发展了工程地质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工程地质条件适宜性、工程调控适时性、施工扰动适度性等地质工程相互作用,为重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地质工程选址和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创新:1)首次提出工程地质多因素作用关系量化指标(CSI、EZI等)并在实际中应用;2)首次开展全风化花岗岩结构力学CT试验并概化塑性变形和脆性破裂机理;3)在国内较早从工程地质学角度提出岩石掘进机(TBM)施工地质问题综合分析;4)大科学装置选址工程地质信息系统。 独立主持3项973二级及三级课题、4项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项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及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13项横向课题。发表论著150余篇(SCI和EI论文40篇)。培养博士生、硕士生16人、博士后5人。 先后荣获国际学会奖1项、省部级奖3项、国家奖1项。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2019.1-2021.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综合调查与评估”课题三“重大地质灾害(链)调查、监测与风险评估”(2018FY10050003) (2)2014.1-2018.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深部复合地层围岩与TBM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安全控制”三级课题(2014CB046901):课题名称:深部复合地层地质条件特征与岩体跨尺度力学效应 (3)2010.1-2015.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0CB732001)课题名称:深部岩体结构与地应力特征及其对灾害的控制作用 (4)2018.1-2021.1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1772320):南疆风积土浅表高位滑动成灾机理 (5)2014.1-201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2324):岩体结构控制作用随深度变化对比研究 (6)2010.1-20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软弱围沿岩变形特性与TBM卡机相关关系研究 (7)2004.1-200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程地质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研究 (8)2006.1-2007.12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地下战略储备库工程地质研究 (9)2003,1-2004,12国家自然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风化岩结构和力学变化特征及其对石质建筑和文物保护意义 (10)2016.6-2019.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地质安全性及对策”(20166017) (11)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B)“页岩气勘探开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三级课题:储层裂隙空间构型及其力学特性(编号:XDB10030103。2014-2018) (12)2007.3-2007.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选址工程地质研究 (13)2003.1-2005.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中微子地下实验室隧道工程地质勘察 (14)2008.7-2009.7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TBM卡机事故工程地质分析 承担技术服务咨询项目 (1)2019.3-9.广东省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右岸山体(右岸上坝道路桩号YSK0+140~YSK0+268段)地质安全隐患技术咨询项目 (2)2017-2018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蒙华铁路蒙陕段高地应力隧道区域地质特点及围岩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咨询协议”,编号:院委外[2017]地路院18号 (3)2016.6-2018.12新疆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地质安全性及对策 (4)2013.10-2014.12葛洲坝集团N-J项目部,巴基斯坦N-J水电引水隧洞项目区域地质特点及TBM隧洞围岩室内分析测试技术服务 (5)2013.5-6中科院高能所.石卡选站址(预可研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6)2013.4-9中科院高能所.江门中微子实验基地详勘(初设)地质咨询 (7)2012.4-8山西五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五盂高速深挖路堑5号边坡滑坡地质研究 (8)2009.6-2009.10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段岩土界面勘察专题研究 (9)2009.4-2009.5中石油管道局国际部,黑龙江过江定向钻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研究 (10)2008.4-2009,6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新疆大坂隧洞泥岩膨胀性试验专题研究 (11)2008.11-2009.3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围岩变形及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12)2008.11~2009.5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矿山环境工程地质评价体系研究 (13)2004.1-2005.12国际合作项目,复杂地质条件下TBM正常快速施工研究 (14)2003-2005中石油管道局,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库选址工程地质勘察 获奖及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7)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 总参兵种部优秀计算机软件一等奖(2001) 中国地质学会第九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200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奖“金奖”(2004)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的“青年科技奖”(2005)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IAEG)“Richard-Wolters”奖(2006)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 另外获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贡献奖,包括: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重大贡献奖(集体2012)、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重要贡献奖(集体2018) 教学及交流奖: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成立四十周年“杰出贡献教师”奖(2018)、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陈宗基讲座”优秀学者荣誉证书(2018)。 代表论著: 发表专著2本: 尚彦军,杨志法,袁广祥,曾庆利,丁继新著(2010).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发育与分布研究。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杨志法,尚彦军,张路青,许兵著(2006).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