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澎,男,湖南益阳人,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全国青联委员,中青科协理事。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岩石学专业。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构造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岩石学与前寒武纪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岩浆岩岩石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早期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早期板块构造的浅层响应机制,超大陆重建等研究方向感兴趣。担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分析测试仪器与技术》、《PrecambrianResearch》、《IslandArc》等期刊编委。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13)、“孙贤鉥奖”(2014)等;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3)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前寒武纪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2000.7-2005.6) 北京大学构造地质学学士(1996.7-2000.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2005.6)、副研究员(2007.12)、研究员(2012.12)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访问学者(2009.3-2009.9) 西澳大学访问教授(2013.9-2014.3)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师主页 讲授课程《大陆地壳演化》(部分)、《岩石学》(部分)、《地球化学分析技术》(部分)等 学科类别: 地质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岩浆岩岩石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通过前寒武纪地质学研究揭示早期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探讨早期板块构造的浅层响应机制,开展超大陆重建。 研究生招生:每年招收有志于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学或者岩浆岩岩石学研究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各1名。 博士后招聘:2019-2021年拟设博士后岗位1-3名。招聘热爱科学事业的青年研究人员。优先合作方向:沉积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超大陆重建。 博士后: 王冲博士 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彭澎研究员、邓成龙研究员 毕业学校:本所 毕业时间:2019年6月 入所时间:2019年7月 研究方向:古地磁学与前寒武纪地质学 合作项目:元古宙超大陆重建 联系方式:wangchong@mail.iggcas.ac.cn 张京博士 在站博士后 毕业学校:英国杜伦大学 毕业时间:2016年6月 入所时间:2016年8月 出站时间:2018年8月 研究方向:火山学、矿物学与地球化学 合作项目:矿物环带化学成分精细剖析与开放体系岩浆活动重建 联系方式:010-82998523;jing.zhang@mail.iggcas.ac.cn 毕业研究生: 李云 硕士研究生 2011年7月入学,2014年6月毕业 研究方向:大型基性岩墙群和超大陆重建 硕士论文:华北1800-1600Ma基性岩墙群对比研究:以鲁西为例 目前去向:科瑞石油 答辩日期:2014年5月30日 E-mail:liyun110cug@sina.com 王冲 硕士研究生 2013年7月入学,2016年6月毕业 研究方向:大型基性岩墙群和超大陆重建 硕士论文:燕辽裂谷地球中年期(1.7~0.75Ga)构造背景:来自冀东基性岩墙群的证据 答辩日期:2016年5月20日 博士研究生 博士论文:华北克拉通在奴那/哥伦比亚超大陆中的位置:古地磁及地质对比综合约束 答辩日期:2019年6月2日 目前去向:博士后 E-mail:wangchongrongr@163.com 王欣平 博士研究生 2012年7月入学,2014年7月转博,2017年7月毕业 研究方向:前寒武纪岩浆活动与构造体制 博士论文:华北辽东地区21-19亿年岩浆作用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研究 答辩时间:2017年5月27日10:00(地6楼4层中厅会议室) 目前去向:山西师范大学 E-mail:wangxinping8@gmail.com 杨书艳 硕士研究生 2014年7月入学,2017年7月毕业 研究方向:大型基性岩墙群和超大陆重建(太行岩墙群成因) 硕士论文:1780Ma太行岩墙群和熊耳火山岩系的成因关系:以吕梁地区为例 答辩时间:2017年5月27日11:00(地6楼4层中厅会议室) 目前去向:顺义区地震局 E-mail:yangshuyan14@mails.ucas.ac.cn 孙风波 博士研究生 2016年7月入学 研究方向:大型基性岩墙群与超大陆重建(沉积地质学) 博士论文:徐淮盆地中-新元古界沉积演化及其对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古构造格局的指示 指导教师:彭澎研究员、周锡强副研究员 答辩日期:2019年12月5日 目前去向: E-mail:sunfengbonnn@126.com 在读研究生(按年级/姓氏拼音为序): 博士研究生: 苏向东 博士研究生 2015年6月入学,2017年7月转博 研究方向:富铁辉长岩/玄武岩成因 E-mail:xiangdongsu@163.com 张志越 博士研究生 2016年7月入学 2018年7月转博 研究方向:大型基性岩墙群和超大陆重建(新元古代沉积环境分析) E-mail:zhangzhiyue16@mails.ucas.ac.cn 秦照原 博士研究生 2017年7月入学 2019年7月转博 研究方向:岩浆岩微观结构、微区成分变异与岩浆过程 E-mail:qinzhaoyuan17@mails.ucas.ac.cn 周小童 直博生 2016年7月入学 研究方向:开放体系岩浆作用过程 E-mail:zhouxiaotong16@mails.ucas.ac.cn 刘旭 直博生 2019年7月入学 研究方向:岩浆岩岩石学 E-mail:liuxu193@mails.ucas.ac.cn 本科生: 南京大学地空学院: 2013级:王凯、徐鹏霄、严圳、岳行知、赵鑫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 2012级:张志越(2016年转为研究生) 2013级:王浩 2015级:刘旭(2019年转为直博生)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013级:秦照原(2017年转为研究生) 获奖及荣誉: "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8) "孙贤鉥奖"(Shen-suSunAward)(2014,颁奖辞、答谢辞)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岗位能手"(2014)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13) 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2) 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教学贡献奖(2011)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0) 中国科学院"刘永龄特别奖"(2004)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批会员(2011)、首批优秀会员(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