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郭光军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煤层气等的分子模拟研究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郭光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2000年留所参加工作,于2007年晋升研究员。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关键分子过程的计算模拟研究,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成核机制的笼子吸附假说,创建了复杂网架结构的笼子分析技术。曾主持和参加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计划项目,以及中科院先导专项项目等。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近30篇(含第一作者10篇,通讯作者10篇)。曾获得2017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个人排名4/15)。 学习经历: 1988—1992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矿地化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2—1995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矿床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5—1998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矿床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8—200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2000—200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3—2006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7—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学科类别: 地质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青年基金项目:天然气水合物成核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2002.1—2004.12(负责人) 面上基金项目:天然气水合物成核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II),2007.1—2009.12(负责人) 973二级课题: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温压条件研究,2009.1—2013.8(负责人) 院重要方向项目: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冲击波动高压实验研究地幔转换带的速度和密度结构,2011.1-2013.12(负责人) 面上基金项目:天然气水合物成核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III),2014.1—2017.12(负责人) 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二级项目:页岩气微观赋存状态与微观流动,2014.1—2018.12(负责人) 面上基金项目:煤的力解产气反应机理分子模拟研究,2018.1—2021.12(负责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