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岚峰,男,1978年生,1992年14岁时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学习。 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朱清时院士和杨金龙教授。博士论文《分子、团簇和凝聚体系中相互作用的计算研究》入选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为Roald Hoffmann教授(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和李中汉(Stephen Lee)教授。 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为Roberto Car教授。 2006年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工作,任副研究员。 在Nature, Nature Comm.,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Chem. Sci., J. Mater. Chem. A, J. Chem. Phys., Chem. Comm.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50余篇论文。 2015年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理性爱国者组建智库“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担任会长。 2015年以来,写作若干科学普及与科技政策文章,如《中国科技实力正以什么样的加速度逼近美国》、《大型对撞机之争:价值、目标和图景》、《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中国科技,别吹上天莫贬入地》、《从芯片到星辰大海》,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国家天文》、《中国发展观察》、观察者网、人民网、环球网、新浪科技、中国科普博览等媒体发表,多次接受新华社、《环球时报》、《时代周报》、《南华早报》等媒体采访,应邀在总参谋部、共青团中央、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上海市委党校等机构讲课。 2018年以来,与观视频工作室合作推出“科技袁人”视频节目,每周在各个视频平台更新,并举办过两次线下演讲活动。向观众传播科学界的大图景、科学思维方式、科学规范与多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包括量子信息、核聚变、引力波、霍金辐射、青蒿素、高温超导、辛普森悖论、超级计算机、制药、疫苗、蓝眼睛岛问题、人工智能、天文学、黎曼猜想、于敏与氢弹原理等。播放量已经超过一亿,激励和吸引了许多观众对科学产生兴趣。 在共青团中央2017年和2018年组织的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制造日”网络直播活动中,应邀担任主持人。 微博现有粉丝近200万。2018年,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组织的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 201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人民日报社组织的“典赞·2018科普中国”活动中,被评为“十大科学传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