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清 副教授学习和工作经历: 1)1994年9月— 2000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博士学位 2) 2000年11月—2003年3月,湖南大学,博士后 3) 2000年7月—今,上海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硕士导师。主讲的课程有:本科课程,《建筑节能技术(双语)》、《供热工程》等;研究生课程,《太阳能供热与空调》、《空调系统仿真技术》。 4) 2005年9月---2006年2月,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能源与环境系,访问学者。 教学与科研获奖: 1) 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示范,第三完成人。 2) 2015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建筑设备工程CAD制图与识图(第3版) ,第一完成人。 3) 2017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导向,践行功课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创新模式,第五完成人。 4) 2011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奖成果:历史保护建筑的可靠性检测评定与节能改造技术,第二完成人。 5)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历史建筑可靠性检测鉴定与节能改造技术,第三完成人。 6)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既有公共建筑节能与加固绿色改造技术,第二完成人。 7)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基于多目标物联网控制的高品质居住环境复合换热柔性系统与应用,第四完成人。 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1) 2014年,指导学生参加CAR-ASHRAE暖通空调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 2)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CAR-ASHRAE暖通空调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 3)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MDV空调设计竞赛,获得杰出设计奖。 授权的发明专利: 1) 发明:于国清,等。热管式双热源换热器以及双热源换热系统,ZL 201610186057.4,2017.8.1授权。已转让。 2) 发明:于国清,等。双环路太阳能供暖换热复合装置,ZL 201510010765.8,2017年2授权。 3) 发明:于国清,等。液体管路设备流动压力损失测试方法,ZL 2013100125708,2015年7月授权。已转让。 4) 发明:于国清,等。用于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护套式遮阳保护装置,ZL 201410170846X,2015年10月授权。 5) 发明:于国清,等。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真空管采暖通风装置,ZL 2013100113908,2015年5月授权。已转让。 6) 发明:于国清, 姚云鹏, 武进雷, 周继瑞,等。热管式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ZL 2013103062823。2015年4月授权。 7) 发明:于国清赵彦杰高炳春陶勤练,地源热泵岩土热响应动态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ZL201210026702.8。授权公告日 2014.04.09。授权公告号 CN 102590271 B 8) 发明:于国清左苹唐永强贾新龙蔡强高炳春贾文哲,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ZL201310011467.1。授权公告日 2014.08.20,授权公告号 CN 103071305 B。 9) 发明:于国清、林新锋、高思亮,一种具有过热遮阳保护的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ZL 201010561013.8,公开日 2011.09.14,授权公告号 CN102183098B。 10) 发明:于国清、龚小辉、羌季、赵惠忠,用于建筑保温、隔热的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ZL 200810034837.2,授权公告日2010.06.23,授权公告号CN 101261039B。 11) 发明:于国清、羌季、吕静、吕宗虎,一种多水箱太阳能-热泵复合热水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ZL 200810036750.9,授权公告日 2009.12.16 ,授权公告号 CN 10057022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