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杨仁超
  • 所属院校:
    山东科技大学
  • 所属院系: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1)石油地质学与储层沉积学方向:与长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中石化华北油田等大型国有企业开展油气地质学、储层沉积学等领域的合作研究,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在该领域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 (2)深水重力流沉积学方向: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是国内最早开展异重流沉积学研究者之一,首次提出异重岩等深水重力流沉积具有重要的非常规油气地质意义;并对重力流沉积伴生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开展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在《AAPGBulletin》、《MarineandPetroleumG...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杨仁超,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院长助理,资源勘查工程(海洋矿产资源方向)专业建设负责人。 从事油气地质学、沉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石油地质学与沉积学研究方向:与长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国企合作,承担项目20余项,在该领域发表论文60余篇;在重力流沉积学方向: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是国内最早开展异重流沉积学研究者之一,指出深水重力流沉积具有重要的非常规油气地质意义,并对其伴生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开展了深入研究,在《AAPG Bulletin》、《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在微生物碳酸盐岩方向:负责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1项,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地球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论文4篇。共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9篇,参编教材2部,获授权专利5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厅级奖励3项。 现为《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Geological Journal》、《Journal of Earth science》、《Petroleum Science》等SCI期刊和《沉积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特邀审稿专家。先后获山东科技大学“十大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最难忘的恩师”、“优秀教师”、“泰安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国际能源大奖——埃尼奖(Ani Award)提名。 2、讲授的主要课程: (1)《储层地质学》、《现代测试技术与仪器》,硕士研究生课程 (2)《沉积岩石学》,本科生课程 3 、近年来负责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三叠世异重流沉积机制(70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泥质重力流沉积特征与形成机制(直接经费72万元) (3) 山东寒武系凝块石沉积机制及其地学意义(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基金,6万元) (4)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50万元) (5)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整体开发区储层精细描述(长庆油田,60万元) (6) 苏47区块南部开发潜力评价研究(长庆油田,60万元) (7)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山2有效储层分布规律研究(长庆油田,45万元) (8)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储层综合评价研究(长庆油田,49万元) (9) 镇泾-彬长区块延长组生储盖组合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中石化博士后工作站,180万元) (10) 济阳坳陷二叠系不同地区储层差异性研究(胜利油田,49.8万元) 5 、获奖和荣誉情况 (1) “深度开发油藏剩余油动态监测与水平井挖潜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 (2) “断块底水油藏剩余油水平井挖潜”获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 (3)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机理”获山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 (4) “惠民凹陷商河砂体沉积-构造耦合、成藏控制及勘探实践”获山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 (5) “济阳坳陷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目标预测”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6) “油气储层精细表征技术及其在高精度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 (7) “敏感出砂断块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 (8) “依托学科优势,培养创新性地质人才的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 (9) “非常规油气的沉积成岩控因与铀催化作用”,山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三等奖(2015) (10) 国际能源科技大奖——埃尼奖(提名奖,2015)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