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男,1986年5月出生,山东枣庄人,采矿工程博士(后),师从宋振骐院士。2016年10月进入山东华宁矿业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现担任宋振骐院士科研秘书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无煤柱开采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主讲课程:《采煤学》、《矿山环境工程导论》等。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部开采煤体力学性能亏损的区域效应及其对巷道安全的影响。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深部开采沿空巷道破坏时空特征及调控技术。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部开采工程煤体劣化的区域效应及其对巷道安全的影响。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深部开采巷道劣化的区域效应及调控机制。 此外,作为骨干主持或参与其他973项目子课题、企业委托课题等2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先后在《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 近年来,在以下方面做出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 发明了预留变形分级让压巷帮充填体及其施工方法,深化了无煤柱沿空留巷方法体系。 研究并实践了沿空放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在多个矿井应用推广,得到现场高度认可。 发明了具有小扰动强卸压效果的卸压孔及其施工方法。 揭示了采场煤体力学性能亏损的区域效应,考虑煤体能量分布和冲击倾向性双重作用,建立了巷道冲击灾害危险性定量表征方法,揭示巷道冲击灾害区域表征,为回采巷道决策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