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林,招生方向: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一、个人简历 2003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10年至今在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2010年获“胡济民教育科学奖”,2013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资助,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长期致力于原子核的β和双β衰变的理论研究工作。在PRL, PLB, PRC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二、理论工具 1.密度泛函(DFT)理论,基于DFT的自洽无规相近似(RPA)模型,超越RPA的高阶近似理论; 2.机器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