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09-1991.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2001.09-2004.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2.12-2007.11,莱阳农学院园艺系,副研究员; 2007.12-至今,青岛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教授 二、教学工作 (一)主讲课程 主讲本科生课程:《生物信息学》、《植物育种学》 研究生课程:《生物信息学》 三、科研工作 (一)学术成就概述 主要从事与果树树体发育及特色种质资源相关的遗传标记及分子机理研究。在苹果柱型性状分子标记及形成机制、梨矮生性状分子标记及形成机制探讨以及果树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方面,有重要贡献。研究构建了苹果柱型基因的分子标记区域图谱,实现了该基因在苹果遗传图谱上的精细定位;筛选获得了梨矮生性状相关的SSR记以及SCAR标记,将决定此性状的基因定位到梨的遗传图谱上;进行了苹果和梨赤霉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研究。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青岛市现代农业推广体系等。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获省部级及地厅级科研奖励3项,国家学会级奖励1项。 (二)主要科研项目 1.青岛市现代农业推广体系岗位专家2016-2020主持人 2.苹果抗早期落叶病优异种质的选育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4-2016主持人 3.梨贝壳杉烯氧化酶基因克隆与矮化突变的分子机理探讨(山东省自然基金)2009-2011主持人 4.决定梨矮生性状的PcDw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的鉴定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2017主要参加人(第2位) 5.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果品创新团队(专家岗位)主要参加人(第2位)2016-2020 6.白梨和砂梨矮生型新品种的选育(山东省科技厅)2011-2013主要参加人(第3位) 7.梨矮生型特色种质资源的培育(山东省科技厅)2011-2014主要参加人(第2位) 8.苹果贝壳杉烯氧化酶基因(MdKO)的克隆及表达分析(青岛市科技局)2010-2013主要参加人(第2位) 9.梨矮化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山东省自然基金),2002-2005,主要参加者(第2位); 10.苹果Co基因所在区域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山东省自然基金),2001-2004,主要参加者(第2位); 11.西洋梨矮化遗传资源的保存研究及生物技术辅助育种手段的开发(青岛市科技攻关),2004-2007,主要参加者(第2位); 12.西洋梨矮化遗传资源的保存研究及生物技术辅助育种手段的开发(青岛农业大学校博士基金),2004-2007主持人。 (三)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1.2010.12“苹果、梨重要性状分子标记研究”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第2位 2.2012.12“果树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及种质鉴别研究”青岛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位 3.2007.04“高酸制汁苹果杂交育种”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第6位 4.2004.07“柱型苹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的建立”中国园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2位主要获奖: 2010.12“苹果、梨重要性状分子标记研究”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第2位 2012.12“果树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及种质鉴别研究”青岛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位 2007.04“高酸制汁苹果杂交育种”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第6位 主要成果: 2019.04梨品种“矮玉香”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CNA20181939.0第2位 2018.04梨品种“矮甘露”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CNA20161702.7第2位 2018.04苹果品种“彩虹1号”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CNA20161703.6第2位 主讲课程:《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