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进,中共党员、九三社员、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晋升教授。1996年被共青团山东省委、省人事厅和省科委授予“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7年被中共山东省委和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6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菌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和《菌物研究》等编委。多次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开展合作研究。从事菌根学、植物病理学、生物多样性和科技英语写作等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中国丛枝菌根研究”2005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壹等奖。发表论文200篇,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获得发明专利两项。 学习工作经历 1978年考入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1982年7月毕业分配到莱阳农学院工作。1984年考取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罗新书和方宇澄教授,主攻果树菌根真菌生理效应研究,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考取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病理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裘维蕃院士,研究方向是真菌学,专攻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1993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2012年被聘为二级教授。 教学工作 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主要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教学上创立了“一吸引、二设问、三诱导、四启发和五同步”五联环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智能和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建立了旨在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与科研素养的“五字培养方法”即,突出一个“早”字、体现一个“导”字、狠抓一个“新”字、强调一个“严”和依靠一个“勤”字。有3篇硕士论文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合作)。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等刊物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5篇。“培养研究生科研素养的方法与应用”2009年获得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创新型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2014年获得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主讲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及其实验课和教学实习 2.开设《种子病虫害》、《生物多样性》和《英文论文写作技巧》等课程 3.开设研究生《菌根学》、《高级植物病理学》和《科技英语写作》等课程。科研课题 1.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 2.承担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和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余项 3.参加完成973项目、农业部行业项目和863计划等5项 六、主要成果 获奖 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中国丛枝菌根研究”2005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壹等奖。专利 1.一种菌糠+AMF新型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1310072037.0 2.一种AMF+PGPR组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分解残留有机磷农药中的用途ZL201310071342.8 专著 1.刘润进,陈应龙.菌根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447 2.刘润进,李晓林.丛枝菌根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24. 荣誉 1.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1997年被中共山东省委和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4.1996年被共青团山东省委、省人事厅和省科委授予“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5.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