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华,女,1973年生,中共党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 荣誉称号: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提名奖;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青岛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 一、学习经历 1991.09-1995.07山东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本科 1996.09-1999.07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硕士 2001.09-2005.04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2006.12-2009.12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11.02-2011.12天津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国内访问学者 2013.07-2016.06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14.05-2014.11TheUniversityofQueensland,QueenslandAllianceforAgriculture&FoodInnovation,VisitingProfessor 二、工作经历 1999.07-2005.09莱阳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05.09-2007.05莱阳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7.05-2011.02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1.03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7.03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三、主持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承担、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农业部“948”引进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人事厅、泰安市科技局及横向合作课题10余项。 2016-201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低血糖指数的玉米淀粉-脂肪酸包合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消化机理(主持) 2010-201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酶技术和美拉德反应制备海鲜风味基料的机理和模式体系的构建(主持) 2019-2022莱阳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横向课题:高稳定性深海鱼油乳液的制备和性质(主持) 2019-2023莱阳富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课题:明胶-海藻酸钠纳米颗粒制备技术及应用(主持) 2019-2019山东华瀚食品有限公司课题:蜂产品类糕点产品开发(主持) 2016-2019莱阳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横向课题:低血糖指数的脂肪酸-玉米淀粉包合物的制备(主持) 2013-2014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课题:复合酶双向酶解技术开发豆粕呈味肽和热反应型咸味香精的研究(主持) 2013-2014山东佳士博食品有限公司课题:天然海藻纳米粉肉制品加工技术与应用(主持) 2012-2014潍坊蔚蓝生物有限公司课题:胶原酶的开发与应用(主持)1陈海华,王雨生,王慧云,尚梦姗.一种V1型缓慢消化淀粉的超声辅助酸碱沉淀制备方法[P].专利号:ZL201510278670.4 2陈海华,王雨生,张楠,李倩倩,赵阳,尚梦姗.一种pH敏感型水凝胶的制备方法[P].专利号:ZL201510271545.0 3陈海华,王雨生,张楠,李倩倩,赵阳,尚梦姗.一种低脂肉丸的制备方法[P].专利号:ZL201510222659.6 4陈海华,王雨生,张滢滢,王莹钰.一种芋头淀粉的提取方法[P].专利号:ZL201410032659.5 5陈海华,王雨生,王莹钰,赵延伟,赵阳.一种香辣味香菇酱及其制备方法[P].专利号:ZL201310600794.0 6刘安邦,陈海华,王瑞宾,刘鲁民,王霁昀,李佩佩,吕振磊.一种用于生产贻贝类天然调味汁的复合酶[P].专利号:ZL201110368906.5 (三)科研奖励 2015年济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豆粕酶解液制备咸味香精的热反应协同脂肪氧化调控新技术(第二位) 201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食品专用变性淀粉与专用糖浆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第七位) 201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低POV花生制品、活性花生蛋白、花生功能成分生产关键技术创新(第五位) 201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奖一等奖:2500g/袋鱼豆腐、海鲜鱼丸等鱼糜制品(优秀新产品)(第一位) 201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奖二等奖:利用低值海洋鱼(红肉鱼)深加工鱼糜制品新技术(优秀成果)(第一位) 2012年潍坊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利用低值海洋鱼(红肉鱼)深加工鱼糜制品新技术(第一位) 2012年山东省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利用低值海洋鱼(红肉鱼)深加工鱼糜制品新技术(第一位) 2012年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分子识别的优势出口农产品中喹乙醇痕量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第三位) 2012年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50万亩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第五位) 2009年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改善食品质量关键技术及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研究(第二位) 2006年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板栗的褐变控制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研制(第二位) 1995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SCX-1型速冻蔬菜前处理生产线设备(第四位) (四)教学成果奖 2018年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科技创新项目为导向的食品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3S模式研究(第二位) 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3M4S”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第二位) 2014年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第四位) 五、研究生培养情况 指导研究生35名,已毕业31名。其中:6名研究生被评为青岛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多人在读研期间入党;8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2名研究生考取江南大学博士研究生;4名研究生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1名研究生获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二等奖;1名研究生获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4名研究生获山东省“挑战杯”“创青春”科技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7名研究生分别获得研究生学术论坛一、二、三等奖;6名研究生获得校研究生创新立项;7篇论文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