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2018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批“草原英才”。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4-1998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 1998-199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业局,助理农艺师 1999-2002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 2002-20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 2003-2004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访问研究 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研究 2005-2008长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2008-2016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国家生物工程中心(CNB,CSIC),博士后 2016-至今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讲授课程 主要讲授《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检疫学》、《植物病理学》、《植保专业英语》等本科生课程;《植物病原学》、《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硕士研究生课程。 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31860489,“烟草脉斑驳病毒变异株的非编码RNA引发症状减轻的分子机制”,2019.01-202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165,“m6A甲基化在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侵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2018.01-2019.12 3.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6094,“植物RNA病毒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2017.10-2020.10 4.内蒙古教育厅“十三五”规划课题,NGJGH2018057,“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中植物病理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2018.10-2020.12 5.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下《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2019.03-2020.12 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植物病毒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和植物抗病毒研究。在西班牙科学院国家生物工程中心(CNB,CSIC)博士后研究期间,师从于世界著名病毒学家JuanAntonioGarcia和CarmenSimon-Mateo。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关于RNAi分子机制及其抗病毒策略的研究。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成功地完成了欧盟第7框架项目“Sharco”中的子项目一项。研究成果人造microRNA抗PPV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烟草和桃树上获得了高抗转基因植株,其下游的应用开发研究工作正在进行。在欧盟COSTFA0806多国联合项目中以主要完成人的身份完成了关于PPV的vsiRNAs的研究内容。于2009年受邀参加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举办的题目为¨Double-strandedRNAproductionforplantbiotechnology¨的短期培训学习。目前仍有多项研究工作正在与西班牙国家生物工程中心合作进行。最近,实验室在新型绿色无公害植物免疫剂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有2项相关的研究成果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研究成果正式发表研究论文25篇,其中多篇为SCI收录。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际科研项目7项。研究成果曾多次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和交流(16次)。曾指导的1名博士研究生已在巴西获得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