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王占义,男,汉族,1981年生,包头市土右旗人。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2012年作为“引进人才”开始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工作。2004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根系生物学中心植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13年10月‒2017年6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学科进行博士后工作。2016年6月至今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工作。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新西兰梅西大学农业与环境学院(organizationofAgricultureandEnvironment,MasseyUniversity)进行访学交流,交流重点—牧草分蘖和根系生态生理学。此外还参加了梅西大学农学专业两门本科生课程《Pastureproduction&practice》和《AgriculturalProductionSystems》的教学与野外实习活动。现为国际根系研究学会(ISRR)和呼市环保产业协会会员。主要开展关于草原煤矿开采和放牧干扰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主讲课程 《草地调查规划学》、《草地资源学》。 四、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牛羊混合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根系周转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编号31560141,2016‒2019)。 2、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典型草原大型煤矿粉尘长期排放对草地植物种类组成与典型牧草生长的影响”(20131515120003,2014‒2016)。 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煤矿粉尘排放导致周边草地植物种类组成变化的机理研究”(2015M572634XB,2016‒2017)。 4、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内蒙古天然草地植物根系数据库的完善与群落地下生物量根冠比算法的构建”(2015‒2016)。 5、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典型草原露天煤矿粉尘长期排放对草地植物种类组成与生长的影响”(BJ2013C‒3,2014‒2016)。 6、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露天煤矿粉尘排放周边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2014‒2017)。 六、编写专著 1.参编: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县域的影响,(ISBN978‒7‒5170‒2648‒8,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1出版); 2.参编:毛乌素沙地乌审旗境内NDVI与环境因子的尺度响应(ISBN978‒7‒5116‒2847‒3,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2出版); 3.参编:中国自然资源通典.内蒙古卷(ISBN978‒75569‒0273‒6,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11出版); 八、获得专利情况 1.发明专利:一种土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和收集装置。发明人:沈宏,王占义,严小龙。专利号:ZL200610123460。授权时间:2007.5.16. 2.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可持续式草原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方法。发明人:李胜军,陈国清,王占义,成格尔,王明玖,赵有富,侯佳。公开(公告)号:CN102577789A。授权时间:2013.09.25. 3.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浅碟型串珠状波浪式排土场截排水系统,发明人:陈国清,王明玖,成格尔,王占义,郭月。公开(公告)号:CN206174087U,授权时间: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