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陈振富
  • 所属院校:
    南华大学
  • 所属院系:
    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混凝土动力性能与细观分析;结构健康诊断;结构测试技术;混凝土叠合结构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陈振富:教授,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主讲“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土木工程测试技术”、“结构稳定理论”、“土木工程科学前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结构试验”“建筑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和“建筑结构可靠度”等课程。参编教材5部。研究内容涉及混凝土动力性能与细观分析、结构健康诊断、混凝土叠合结构、结构测试技术等领域。主持与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标准规范重点课题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6篇。相关成果被我国国家规范采用,参编“防辐射混凝土”等国家规范2本,申报发明专利4项,获核工业(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教育经历: 2008-2009英国利物浦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访问学者。 1987-199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构强度与振动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3-19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7.9-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2016-2017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2012-2016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城市建设学院院长。 2006-2012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城市建设学院党委书记。 2005-2006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规划建设处处长。 2004-2005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规划建设处副处长。 2000-2004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规划建设处副处长。 1996-2000中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高级工程师,建筑工程系副主任。 1992-1996中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工民建实验室主任。 1990-1992衡阳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助教。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建筑结构试验;建筑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桥梁检测与加固技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结构可靠度 研究生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土木工程测试技术;结构稳定理论;土木工程科学前沿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8286、防辐射混凝土率效应、动力损伤分形特征及破损机理研究、2017/01-2020/12、62万元、在研、主持。 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J2107、防辐射混凝土阻尼的多尺度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2016/01-2018/12、5万元、在研、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9098、混凝土动力破损性能的细观仿真与试验验证、2015/01-2018/12、84万元、在研、参与。 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3A082、防辐射混凝土阻尼性能研究、2013/01-2015/12、6万元、已结题、主持。 5.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0XQD43、混凝土阻尼的宏观-细观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2010/01-2012/12、5万元、已结题、主持。 6.清华大学委托项目,WT-KF-2010-03、混凝土的动态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2010/10-2014/10、15万元、已结题、主持。 7.湖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湘建科[2007]425-28、基于动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健康诊断系统研究、2008/01-2010/12、3万元、已结题、主持。 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JJ40082、混凝土阻尼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2005/01-2007/12、5万元、已结题、参与。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375070、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切削颤振在线监测与控制的研究、2004/01-2006/12、28万元、已结题、参与。 论著、教材、规范等: 1.孙冰,曾晟,陈振富,丁德馨著.锚杆锚固系统的瞬态动力响应特性[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 2.肖潇,陈振富主编.桥梁抗震与减隔震[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3.陈文昭,陈振富,胡萍主编.土木工程地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4.熊智彪,陈振富,段仲源主编.建筑基坑支护[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5.参编教材:土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6.主审教材:土木工程施工[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 7.参编规范:国家规范《防辐射混凝土》(GB/T34008-2017) 8.参编规范:拔出法检测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技术规程(CECS389:2014) 专利: 1.陈振富、危小灵、甘元初、陶秋旺,一种结合面动态参数的测量方法,中国专利,2014.10,20140568646.X 2.柯国军,王劲松,陈振富.一种受压变色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P].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3896533A 3.孙冰,郭闪闪,曾晟,陈振富,王富林,郑绪涛,邓显石,张海峰,一种测定锚杆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方法,中国专利,2014.10,CN201410317340.7 获奖: 1.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防辐射混凝土的动力特征与应用技术研究,第二完成人,2016.05 2.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混凝土叠合框架受力性能及配套方法的研究,第二完成人,1997.10 3.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反应堆叠层板状堆芯元件流致振动及稳定性研究,第七完成人,1998.10 4.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研究,第六完成人,1992.1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