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彭海龙
  • 所属院校:
    南昌大学
  • 所属院系:
    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 研究领域: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绿色化工,食品副产物再利用。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彭海龙,2016/03-2018/02,阿肯色大学(美国),生物与农业工程,国家公派博士后 2010/09-2014/06,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 2003/09-2006/03,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化工,硕士生 1999/09-2003/06,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大学生 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2017年入选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2015年获得江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获得南昌大学首批“215人才工程”赣江青年学者,2013年获得南昌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5)。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一区9篇,影响因子共53.394,ESI高引用SCI论文1篇,引用次数共455次。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项目,主持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结题1项江西省教育厅青年基金,主持结题重点新产品1项,主持南昌大学教改课题1项。授权专利3项。 完成科技计划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环境响应性“开-关”智能纳米容器的构建及对槐定碱靶向触发释放研究,批准号:21201098,2013.1-2015.12,经费25万。(主持)。 2、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肿瘤细胞微环境多重响应性纳米介孔硅的构建,成像及作用机理研究,批准号:2014BAB213003,2014.1-2016.12,经费5万。(主持)。 3、江西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多重环境响应介孔硅的构建及对槐定碱靶向触发释放研究,,批准号:GJJ13039,2013.1-2015.12,经费2万。(主持)。 4、富硒米片。江西省重点新产品技术鉴定证(赣科新签字[2012]第64)。鉴定日期2012年7月8日。(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天然富硒大米蛋白表征及其壳聚糖微球构建与运载机制研究,批准号:21266020,2013.1-2016.12,经费52万。(第二)。 6、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壳聚糖季铵盐隐形温敏性脂质体自组装机理及靶向传递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批准号:311603170,2012.01-2015.12,经费50万。(第二)。 在研科技计划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食品中酚类雌激素分子环境响应分子印迹磁性复合微球构建,识别机理及应用研究,批准号:31660482,2017.1-2020.12,经费39万。(主持)。 2、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项目,赣科发计字[2017]63号,批准号:20171BCB23010,2017.01-2019,12,经费15万。(主持)。 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鄱阳湖水体中酚类雌激素分子印迹核壳微球制备,吸附机理及应用研究,批准号:20151BAB203029,2015.01-2017.12,经费5万。(主持)。 4、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蛋白质高压微射流辅助酶解、微球制备技术研究,批准号:2013AA102203-05,2013.01.01-2017.12.31,经费234万。(第二)。 5、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多层次结构的柔韧自支撑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印迹膜分离葛根中染料木黄酮研究,批准号:21366019,2014.1-2017.12,经费50万。(第二)。 授权发明专利: 1、杜军,吴其,刘娇,彭海龙,罗美,郑典模,邹建国。一种制备超亲水性能的硅掺杂氧化钛纳米线的方法,专利号:ZL201210412177.3 2、胡居吾,熊华,刘新国,胡振瀛,赵强,彭海龙,白春清,朱雪梅。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功能食品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310433110.2 3、杜军,黄晶晶,余雁斌,肖昭强,石佳光,罗美,张文龙,彭海龙,邹建国。自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氧化钛纳米线的方法。专利号:ZL201110395292.X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