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988年8月至1992年6月,于兰州大学生物系和法律系学习,获得理学和法学双学士学位。 1995年8月至1998年7月,师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勋陵教授,攻读生态学专业环境生物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获理学硕士。 1998年8月至2001年6月继续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勋陵教授指导下,攻读生态学专业分子生态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青藏高原生态区东缘主要民族分子生态学研究”,于2001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 科研经历 1992年7月至1995年6月于甘肃农业大学基础部工作,先后参与了“甘肃省两高一优农业发展计划研究项目”的子课题“陇南地区蚕桑发展项目研究”和“肉用鸽优良品种分子标记的研究”等项目的科研工作; 1995年8月至1998年7月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硕士期间,以第二完成人的身份参与了甘肃省97重点攻关项目“生物指示高技术在甘肃省刑侦司法中的应用”(GK979-2-111A),该项目目前已通过甘肃省科委主持的鉴定。 1998年8月至2001年6月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二完成人的身份参与了甘肃省2001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基因资源研究”(ZS001-A23-053-Y)。并于1998年10?12月协助甘肃省公安厅建立了DNA实验室。 2001年8月至2003年11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甘肃亚盛集团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参与组建甘肃亚盛生物工程(北京)实验室,是“利用植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药物”项目主持人,研究成果“一种利用植物反应器生产抗爱滋病药物的方法”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03100582.9。其中2001年9月?2002年8月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从事客座科研工作。 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剑桥大学Leverhulme人类进化研究中心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 2003年5月至2006年4月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6年5月 至今,任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兰州大学遗传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