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1)1978-1982浙江大学,激光技术专业学习,1982.1获学士学位 2)1986.9-1987.5南京邮电学院教师进修班学习数据通信 授课 1)光网络技术,研究生课程 2)光学与光子学电磁理论,研究生课程 3)非线性光纤通信,研究生课程 4)光纤通信原理,本科生课程 学术奖励 1)发明专利,第一作者,“光突发交换中基于域内网络状态感知的资源预留方法”,授权,专利号:ZL200810156429.4 2)发明专利,第一作者,基于LED交通灯可见光通信的盲人交通提示系统,授权,专利号:ZL200910031989.1。 3)“矿井瞬变电磁探测理论及应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09.12,校内第三。 4)“提高工科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排名第一。 5)“内燃机进气瞬态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计算机仿真研究”,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排名第三。 6)“内燃机进气瞬态性能的仿真软件”,江苏省优秀软件三等奖,1999年,排名第三。 7)软件著作权,“光突发交换网络仿真系统”,软著登记号:2008SR29005。 8)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LED交通灯可见光无线通信接收机、接收方法及应用方法,公开号:101540635A,待授权。 9)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LED矿工帽照明灯的无线对讲通信系统,申请号:201010296559.5,待授权。 10)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井下应急撤人安全路线智能决策系统,申请号:20110242575.0,待授权。 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粒子群优化和先验信息的约束学习算法研究(60702056),(2008.1~2010.12),排名第二。 2)镇江市科技发展项目.城市住宅小区光纤到户信息基础设施研究与应用示范(SH2007070),2007.9-2009.12,主持人。 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蚁群算法的WDM网动态RWA研究与仿真”(No.04KJB520027),2004.9-2006.12,结题为优,主持人。 4)江苏省信息产业厅软课题“基于三网合一和公共接入的FTTH的研究”,2004.9-2006.12。 5)德国技术合作协会对华合作项目,”新疆火区无线传感器网络远程监测系统”,2009.9~2010.6。 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发动机换气瞬态性能的测试系统开发及仿真(BJ97060).1997.9-2001.1,排名第三。 7)机械部科技基金.内燃机进气瞬态性能的计算机仿真(97250812).1997.7-1999.1,排名第三. 8)江苏省高等学校改革工程项目.基于3C技术的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监控系统(223).2002.9-2004.12,主持人。 9)21世纪高校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304),1998.9-2001.1.江苏省科技厅鉴定,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