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潘公宇
  • 所属院校:
    江苏大学
  • 所属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1.车辆工程(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NVH及动态设计,新能源汽车技术等) 2.载运工具工程(动态性能模拟与控制,动力传动系统控制与优化等) 3.振动控制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精密仪器振动控制,微振动控制等)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国内外学历: 1981.9~1988.6 江苏工学院汽车拖拉机工程系 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及硕士学位) 1995.9~1997.10 江苏理工大学汽车工程与交通学院(在职博士生) 1997.10~2001.3 日本京都大学工学研究科 精密工学专攻(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1.6~2003.9 日本京都大学、特许机器株式会社 博士后研究员 2016.1~2016.4 日本慶應義塾大学大学院 高级访问学者 国内外职历: 1988.6~1997.3 江苏工学院汽车工程与交通学院 助教 讲师 1997.4~2006.4 江苏理工大学汽车工程与交通学院 副教授 2001.6~2003.9 日本特许机器株式会社 博士后研究员 2003.10~2006.3 日本特许机器株式会社 主任研究员,课长 2006.4~至今 江苏大学汽车工程与交通学院 教授 系主任 2018.4~至今 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 主任 主 讲 课 程 1. 本科生 1)汽车工程学A 2)汽车运用工程 3)交通运输工程学导论 4)车辆新技术 5)汽车工程学(Ⅱ) 6)车辆优化设计 7)汽车设计基础 2. 硕士研究生 1)车辆系统动力学 2)道路车辆节能与环保技术 3. 博士研究生 1)车辆高等系统动力学 科 研 项 目 1.《整车怠速稳态和偶发性抖动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江西省汽车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开放基金,JXNVHKB-KFKT-201802 2.《管桩物流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建华物流有限公司(20180443) 3.《悬架总成系统三维建模及其性能分析》,苏州方盛车桥有限公司(20170338) 4.《三缸机悬置系统匹配及TPA分析》,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20170301) 5.《关于线控制动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 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基金(ZY15003) 6.《精密机械仪器设备用主动减振器的研究》 江苏省第10批“六大人才高峰” 项目 7.《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客车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动态特性机理与控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51375212) 8.《“惯容—弹簧—阻尼”可控悬架系统的惯容与阻尼协调控制研究》 江苏省自然基金(BK20130521) 9.《基于磁流变技术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半主动控制》 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金(QK13003) 10.基于优化车身姿态的主动空气悬架集成控制策研究》 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QC201304) 11.《风力发电机的动态特性及减振机理》 (日本VEL公司国际合作项目) 12.《汽车悬架主动控制的研究》(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启动基金) 13.《次世代超精密加速器用位置控制装置》 (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特许机器与东京大学合作项目) 14.《冲击振动的吸収方法及减振装置》 (日本新能源开发机构基金项目) 15.《回转振动减振装置的研究開発》 (日本新能源开发机构基金项目) 科研成果及奖励 1.《基于OBE理念和产业需求导向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2017年江苏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2.《面向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构建》,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汽车构造原理及虚拟拆装实验平台》,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项目建设三等奖,2016 4.《车辆系统动力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优秀研究生课程,2016 5.《车辆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优秀论文奖,2016 6.《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 7.《车辆工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验中心的建设》,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 8.《汽车性能模型创建与仿真》,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团队,2012 9.《汽车构造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 所 获 专 利 1.Vibration Control Unit and Vibration Control Body 专利号US7278623B2 (美国) 2.振动控制机构及振动控制装置 专利号3754663(日本) 3.Vibration Control Unit and Vibration Control Body 专利号10-0884136(韩国) 4.粘性弹性体的振动衰减装置 专利号4040437(日本) 5.梁减振装置 专利号4147535(日本) 6.动吸振器 专利号4148793(日本) 7.住宅用减振装置 专利号4365716(日本) 8.多重直列式减振装置 专利号4347737(日本) 9.振动控制单元 专利号4469327(日本) 10.减振装置 专利号4616636(日本) 11.多重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方法 专利号4708747(日本) 12.位置控制基台 专利号4971000(日本) 13.一种具有通风道的风冷式车用制动盘 专利号201710072480.6(中国)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