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聂振华
  • 所属院校:
    暨南大学
  • 所属院系: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结构动力学、结构安全监测与损伤检测,人工智能方法。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聂振华,博士,副教授,汉族,江西崇仁人。2012年获得暨南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州市科普项目1项,中央高校创新与培育基金1项,暨南大学跃升计划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发表论著1本,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10篇。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曾获得暨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暨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入选校级“千百十人才工程”,暨南大学教学校长奖,暨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暨南大学优秀班主任,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创新”优秀指导教师;指导“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指导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三等奖4次,中南地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4项,最佳创意奖1项。   教育经历(按时间倒排序) 2010/12-2012/01,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土木与能源学院,土木工程系,博士联合培养;导师:Hong Hao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结构动力学、结构健康监测、结构抗爆抗冲击、结构抗震专家; 2008/09-2012/06,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系,博士。导师:马宏伟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结构动力学、冲击动力学、结构安全专家; 2006/09-2008/06,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系,硕士;导师:马宏伟教授; 2002/09-2006/06,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2/07 -2015.09,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系,讲师 2015/10 -  2016/05,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2016/06 - 至今,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1402098,基于单测点信号的桥梁损伤诊断与定位的混沌振子及重构相空间方法研究,2015/01-2017/12,主持。 2、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V2014-KF-16,结构损伤诊断的混沌及相空间重构方法研究,2014/07-2016/07,主持。 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34401120014,基于移动荷载下响应重构相空间的桥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2014/01-2016/01,主持。 4、中央高校培育与创新基金,23613030,基于响应相空间重构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2013/01-2014/12,主持。 5、横向项目,楼层现浇施工模板早拆工艺的立杆轴力测试及梁和楼板的挠度测试实验,2014/10,主持。 6、中央高校创新与培育基金,332201721617413,基于大数据方法的大型桥梁结构安全监测与评估研究,2017/01-2018/12,主持。 7、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4010498,桥梁安全监测与评估的大数据智能化方法研究,2018/04-2021-03,主持。 8、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项目,大型结构设计科普-粤港澳台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2018/01-2018 /12,K20180701007,主持。 主要荣誉奖励 暨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13) 第一届暨南大学新任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3) 暨南大学本科教学 “校长奖”(2013) 入选校级“千百十人才工程”(2014) 评为硕士生导师(2015) 暨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6) 暨南大学优秀班主任(2016) 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创新”优秀指导教师(2015) 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意竞赛活动“青年导师”(2015) 理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4) 理工学院第一届青工委委员(2015)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三等奖(指导教师) (2013)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三等奖(指导教师) (2014)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三等奖(指导教师) (2015)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三等奖(指导教师) (2016) 第一届广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指导教师) (2013) 第四届中南地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二等奖(指导教师) (2014) 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2015.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广东赛区获得二等奖2项,最佳创意奖1项(指导教师) (2017)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