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课程: 精密仪器设计(本科) 精密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生) 教育经历: 1986.8-1990.7,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学仪器专业就读,取得学士学位; 1995.11-1999.3,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读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 2001.8-2005.6,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职),取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1990-1995,长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艺教研室,助教,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2) 1996-2000,长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艺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研究; (3)2001-2006,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前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仪器系,副教授,从事近红外光谱仪器及应用技术研究; (4)2006.10-今,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从事近红外光谱仪器及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生教育: 指导硕士研究生 2004.9-2006.12 冯武: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新型测控系统的设计 2005.9-2007.7 闫慧:基于CCD的近红外光谱仪的测控系统设计 2006.9-2008.7 杨洪岩:基于ARM-Linux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测控软件设计 张宇:微型光纤光谱仪USB4000测控系统的二次开发 2007.9-2009.7 李睿:近红外光谱仪嵌入式采集控制模块设计 王刚:近红外光谱仪电路系统模块改进设计 2008.9-2010.7 刘海洋:近红外光谱仪基础软件开发 2009.9-2012.6 刘志伟: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器数字解调采集系统研制 刘瑞芳:基于ANN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与ARM系统实现 2010.9-2013.6 滕飞:PISA_S型光谱仪器调试平台设计 2010.9-2014.6 王炳建:近红外油页岩含油率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2012.9-2015.6 孙玉洋:近红外光源稳定控制系统及应用研究 2013.9-2016.6 季续飞:提高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精度的改进研究 李军:光谱仪工作状态多参数同步监测系统 2014.9-2017.6 陈琛:光谱仪扫描机构误差分析与波长修正方法研究 在读硕士生: 乔丽伟、张丹丹、王豫喆 科研项目: 在研: (1)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动态稳定性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0204011GX)2016.7-2019.12 (2)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课题1:大视场机载成像光谱仪样机集成与测试的任务2:大视场机载成像光谱仪样机定标设备研发(2016YFF0103601-2)2016.7-2020.12 已完成: (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 项目:近红外光谱蚀变矿物原位测量技术研究(2007AA06Z109),2007-2010,负责人; (2)吉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模块化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器系列产品开发,2009-2011,负责人; (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模块化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关键技术研究(20070520)2007-2010,负责人;(吉科鉴字2010第132号) (3)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199920190116):野外现场矿物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及仪器研制,1999-2003,第二名,负责:光学及机械系统研究; (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油页岩含油率专用近红外光谱现场检测仪研制(20116014)2011.7-2013.12,负责人 (5)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项目子课题:近红外油页岩现场含油率检测方法研究(OSR-02-04),2010-2012,40万,负责人 (6)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创新型多功能激光光谱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应用”任务2测控系统与分析测试软件开发,参加 获奖情况: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野外现场矿物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及仪器研制,2004.11.19(第二名) 专利情况: (5)王智宏,刘杰,王婧茹,季绪飞.简化数字锁相放大器的光栅扫描型光谱仪及检测方法(ZL201510621991.x),2017.7.18 (4)王智宏,季绪飞,刘杰,王婧茹.调幅信号整周期或半周期同步测频修正数字解调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ZL201510917195.0),2017.7.18 (3)王智宏、刘杰、段清明、王婧茹、滕飞、张福东,光栅扫描型光谱仪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ZL201310636265.6),2016.4.13 (2)王智宏、刘杰、于永、滕飞、孙玉洋,光谱仪亮度自校准调节测控系统及测量方法(ZL201210291003.6),2015.1.28 (1)王智宏、刘杰、凌振宝、李素义.多功能可重构光源系统(ZL200910217878.X),20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