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菁华,女,江西吉水县人,汉族, 1963年12月4日生于江西南昌,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教研中心教师, 教育经历 2002.09~2006.12:吉林大学,地探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获固体地球物理学理学博士 1999.05~2002.6: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地探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获固体地球物理学理学硕士 1981.09~1985.6: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物探系攻读放射性物探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0.09~至今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教授 1997.05~2000.09: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讲师,副教授 1985.07~1997.05: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物探系,助教,讲师 获奖情况 1) 碳氧比能谱测井提高分辨率的理论方法及综合应用研究,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8,2/5 2) 判断水淹程度的碳氧比能谱测井方法研究,吉林省科协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3年,2/8 3)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的信息提取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9年,2/5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1) 参加1999~2001年国土资源部地质行业基金项目“放射性测量勘查深部油气藏方法研究” 2) 参加2002~2003年吉林大学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理论方法研究” 3) 参加2002-2004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项研究项目“综合方法技术在浅复盖区区域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4) 参加2003~2005年“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计高技[1999]1423号)子项目“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的信息提取及其在大陆科学钻探中的应用研究” 5) 负责2004~2005年“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计高技[1999]1423号)子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流体测井解释研究” 6) 责2004~2005年辽河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委托项目“基于XMAC测井技术的地层各向异性信息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 7) 负责2004年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吉林化学工业股份公司动力厂地下管网调查清” 8) 参加2006~2007年辽河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委托项目“苏10区块伽马能谱测井数据处理综合应用及岩心实验研究” 9) 负责2007-2008年“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式基金(27-3)“浅覆盖层中土壤氡迁移的数值模拟” 10) 参加2009-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4059)“基于广义时频分析的储集层裂缝信息提取方法及应用” 11) 参加2010-2011年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项目“核磁测井回波串预处理方法及T2谱反演方法研究” 12) 参加2009-2011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面向良渚古遗址考古探测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研究”。 13) 参加2012-2013年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项目“T2T1搜索方法、联合迭代T2谱反演方法及对数布点SVD法T2谱反演方法研究” 14) 参加2019-2022国家自然基金(41874135)“裂缝性火成岩储层的井孔声波传播规律及时频特征” 15)参加2013-2015吉林省和龙县幅等4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试验示范研——项目编号:1212011309850 16)参加2011-2012吉林省地矿厅项目“吉林省安图县纺织厂金铜矿普查”。 17)负责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基金种子基金项目“活断层上氡迁移正演模拟与反演拟合”。 7.2 教研项目: 1) “《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吉林大学985行动计划一期,2003~2004,参加项目的具体实施; 2) “《放射性与地热勘探原理》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吉林大学,2005~2006 教学 本科生教学: 《放射性与地热勘探》、《放射性勘探》、《放射性测量数据处理与解释》《放射性勘探专题》,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或设计,大学生创新项目,开放型创新实验。 研究生教学 《核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解释》、《核地球物理勘查概论》、《辐射探测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