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翟薇
  • 所属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
  • 所属院系:
    理学院
  • 研究领域:
    --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翟薇,女,1981年生,博士,副教授,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2010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赴法国巴黎六大纳米与介观材料实验室进行为期15个月的合作研究。2010年9月至今在西工大理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为魏炳波院士带领的“空间材料与科学与技术”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人员之一。2013年4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16年4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入选2016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计划。近三年主要荣誉与获奖:[1] 2015年9月被评为2016年度“陕西省科技新星”;[2] 2015年6月被评为“陕西省教育工会五一巾帼标兵”;[3] 2015年3月获西北工业大学“先进女教职工、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4] 2014年9月获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最满意教师”光荣称号;[5] 2014年6月入选西北工业大学“翱翔新星”人才计划;[6] 2013年9月获西北工业大学“吴亚军奖教金”一等奖;[7] 2012年12月入选西北工业大学“翱翔之星”人才计划;[8] 2013年3月获西北工业大学“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科研工作:

主要从事“超声场中的液固相变机理及新材料制备合成”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1项(总经费835万元),以及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超声场中的相变机理与新材料合成制备研究1、系统研究了二元Cu-Sn、Cu-Ge和Ag-Sn合金的热力学性质和凝固组织形态特征       在整个成分范围内测定了上述二元体系的液相线温度及斜率、熔化焓、熔化熵和过冷能力。揭示了不同类型的二元共晶、包晶、熔晶在近平衡条件下的凝固组织形态,为后续深入研究这些类型的合金在超声中的凝固规律,建立超声条件下的凝固理论模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热力学参数和实验基础。该方面研究成果发表于Acta Materiali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国际学术期刊。2、探索了超声场中二元Sn-Pb共晶和三元Ag-Cu-Sb/Ge共晶合金的形核与生长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能够促进晶体形核,抑制合金熔体的深过冷。发现了二元Sn-Pb共晶在超声场中能够形成层片共晶依附于中心不规则共晶外延生长的球状共晶团,并提出了该共晶团形成的动力学条件。实验揭示了超声场中三元共晶生长的共性规律:随着声强的升高, 三个共晶相生长方式由协同生长转变为独立形核和生长, 直至形成三相离异共晶。该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以及Science China等,并由于结果的创新性,被选作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封面故事。3、揭示了深过冷和超声场两种超常条件下Cu-Sn包晶合金的凝固机制       采用熔融玻璃净化方法和落管无容器处理技术实现了液态Cu-70%Sn包晶合金的深过冷和快速凝固。发现当过冷度达到220 K时,包晶反应L+被抑制,包晶相能够从过冷熔体中直接形核并生长。超声场中声流作用加速包晶转变过程中的溶质原子扩散,促使包晶转变进行更彻底。同时,超声场中凝固组织的性能明显优异于常规条件下。部分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Materials Letters。4、建立了调节二维超晶格结构中纳米颗粒间距的新方法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成功制备了平均直径为5.5 nm的单分散Au纳米颗粒,并实现了其在长程范围内的二维有序自组装。创新性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胶体溶液的含水量以主动调节组装体中Au纳米颗粒间距有效方法。对二维超晶格结构在超声场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稳定性随Au纳米颗粒排列的有序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和面上项目各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各1项,以第一参加人在研陕西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主持科研项目如下:[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三维高强超声场中金属材料凝固机理分析仪”(总经费835万元)(2018-202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维高强超声场中复杂偏晶合金的液相分离与组织控制研究(2016~2019);[3]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超声场中三元共晶型合金的动态凝固机制研究(2013~2015);[4]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计划 (2016~2018)[5]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超声场中新型Al基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研究(2012~2014); [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超声场中二元包晶合金的动态凝固机制研究(2013~2015); [7]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声条件下包晶合金凝固规律研究(2013~2015);[8] 陕西省留学归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自由落体条件下三元包晶合金的快速凝固研究 (2013~2014)。 近年来共计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要代表作如下:[1] Zhai Wei, Wang Weili, Geng Delu, Wei Bingbo. “A DSC Analysis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Solid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Binary Cu-Sn alloys”, Acta Materialia, 2012,60 :6518–6527. (SCI 1区)[2] Zhai Wei, Hong Zhenyu, Wen Xiaoli, Geng Delu, Wei Bingbo*,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ritectic Cu-Sn alloy Solidified Within Ultrasonic Field”, Materials and Design, 2015,72: 43-50. (SCI 2区)[3] Zhai Wei, Hu Liang, Geng Delu, Wei Bingbo*,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ernary Al-10%Cu-x%Sn Immiscible alloy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5, 627: 402-409. (SCI 2区)[4] Zhai Wei, Wang Weili, Geng Delu, Wei Bingbo. “A Calorimetric Study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for Binary Cu-Ge Alloy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2 535: 70-77. (SCI 2区)[5] Zhai Wei, Wei Bingbo. “Direct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Peritectic Phase Induced by Substantial Undercooling Condition”, Materials Letters 2013 108: 145–148. (SCI 2区)[6] Zhai Wei, Wei Bingbo*, “Peritectic Solid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b-Sn Alloy Under Ultrasonic Vibration”, Materials Letters, 138, 1-4, 2015. (SCI 2区)[7] Zhai Wei, Liu Haiman, Wei Bingbo,“Liquid Phase Separation and Monotectic Structure Evolution of Ternary Al62.6Sn28.5Cu8.9 Immiscible Alloy Within Ultrasonic Field”, Materials Letters, 2015, 141: 221-224. (SCI 2区)[8] Zhai Wei, Lu Xiaoyu, Wei Bingbo,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ernaryAg33Cu42Ge25 Eutectic Alloy Inside Ultrasonic  Field”,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24, 642-648, 2014. (SCI 3区)[9] Zhai Wei, Wei Bingbo.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inary Ag-Sn alloy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8):938-944. (SCI 3区)[10] Zhai Wei, Hong Zhenyu, Wei Bingbo. “Dynamic Solidification of Sn-38.1% Pb Eutectic Alloy Within Ultrasonic Fiel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1 56 (1): 89-95. (SCI 3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