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1、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现实的结合研究 2、主要特点:一是注重社会主体的研究。通过对人的个性、潜能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对现代历史人物唯物史观思想的研究,全面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在《现代哲学》、《江海学刊》、《齐鲁学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篇。二是注重党的创新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溯源的互渗研究。主持省级以上课题4项,在《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学研究》、《现代哲学》、《岭南学刊》等杂志发表相关论文6篇。三是注重现实热点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主编、副主编《科学发展观“三进入”理论与教学研究》、《“三个代表”三进入特点和规律研究》等著作5部。主持校级重点课题3项。在《科技日报》、《科技管理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 3、意义:深化社会主体、创新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互渗研究,有利于正本清源、固本强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人才,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建设提供学科和人才支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4、学术地位: 2003年被评为“总后优秀教师”,2014年被评为“南医优秀教师”;2004年起担任广东省反邪教学会特聘专家;2005年起受聘担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2009年10月入选第三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年担任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理事。2016年获聘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长期致力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成果突出,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专著《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论》是《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之一,获总后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该书的出版发行,受到中宣部领导和有关人士的好评,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直面生活——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获全军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该书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被一些大学列为两课建设必读书目。
科研工作:
1、《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论》广州出版社(1997年12月 ) 2、《直面生活——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3、《科学发展观“三进入”的理论与教学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探索》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5、《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教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6、企业技术创新潜能开发简论 2013年第4期 《齐鲁学刊》 7、美国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 2014年第5期《现代哲学》8、《文化经济化的价值取向比较分析》 2015年第3期《江海学刊》9、《传统而外溢:日韩英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2015年第3期 《贵州社会科学》10、《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