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刘翀
  • 所属院校:
    河南工业大学
  • 所属院系:
    粮油食品学院
  • 研究领域:
    面团流变学性质评价;谷物淀粉湿热改性及热处理技术在面条加工中的应用;发酵面制品开发; 谷物化学、谷物品质评价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刘翀,男,汉族,民盟盟员,工学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粮食工程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发表专业领域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E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参与主编著作两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子课题各1项,承担横向科研3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鲜湿面和挂面新产品的开发方面,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5/09-2009/12,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博士 2002/09-2005/06,广西大学,轻工食品学院,硕士 1998/09-2002/06,广西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 2016/11-至今,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工系,副教授 2010/06-2016/1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工系,讲师 2009/06-2010/06,广东省湛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助理工程师 教授课程 讲授粮食工程本科专业课程《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过程控制本科专业课程《过程流体机械》等。 研究成果 (一)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颗粒损伤、分子降解及分子重缔合对小麦淀粉湿热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U1404331)”(2015-2017),到账经费29万元。 2.主持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传统粮食加工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201303070)”子课题:馒头冷冻面团技术研究(2013-2017),到账经费89万元。 3.主持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小麦麸皮预处理新技术”(2013-2015)。 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小麦加工过程流变学性质变化的分子基础(U1604235)”(2017-2019),排名第三。 5.主持鲁花集团发酵风味挂面研发项目(2019.11-2020.6),合同经费36万。 6.参与统一集团鲜湿面研发项目(2016-2017)。 7.参与平顶山金晶股份有限公司大豆多糖应用研发项目(2017-2018)。 8.参与天津艾盟臭氧处理面粉品质评价项目(2017-2018)。 (三)授权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卧式淀粉离心筛装置,2016.06,排名第四. 奖励与荣誉 1.“粮食制品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获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5(共12人)。 2.“传统粮食加工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获2019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5(共12人)。 3.“活性大豆粉对小麦粉品质改良及应用”获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4(共15人)。 4.“小麦淀粉和谷朊粉分离新技术”获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2(共14人)。 5.“小麦粉粒度控制及其对面制食品品质影响研究”获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8(共12人) 6.“小麦营养组分富集加工技术研究”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7(共10人)。 7.获2015年度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8.获2014年金龙鱼青年教师奖(益海嘉里集团) 9.获河南工业大学2013年优秀本科生指导教师。 实验室和科研团队简介 “谷物化学与品质团队”,团长为郑学玲教授,成员包括王晓曦教授、安红周教授、吴建章副教授、韩小贤副教授、刘翀副教授、马森副教授、李力博士、洪静博士、孙冰华博士、刘玫博士。研究方向小麦品质评价、小麦副产物综合利用、淀粉改性等。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