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王晓刚
  • 所属院校:
    暨南大学
  • 所属院系: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领域:
    非编码RNA的基础与应用,骨退行性病变基础与转化医学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王晓刚,博士,暨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优青,广东省杰青,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和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骨质疏松再生医学研究。以非编码RNA和干细胞为切入点,率先发现miR-214抑制BMSCs成骨分化是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原因 (Nature Medicine, 2013, 第一作者),通过构建靶向成骨细胞的递送系统,实现了骨质疏松的核酸药物靶向治疗(ACS Nano, 2016, 通讯作者)。近期发现miR-141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参与食蟹猴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JBMR, 2018,通讯作者),也发现了一个可决定成体干细胞成肌命运的lncRNA分子 (Nature Commutations, 2017, 通讯作者)。总之,其团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核酸药物靶点筛选、核酸药物细胞特异性递送、核酸靶点转化应用的研究体系。累计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共发表SCI论文28篇,代表性论文发表于Nature Medicine、ACS Nano、Nature Communications、Theranostics、JBMR、JDR等权威期刊(全部工作在国内完成),论文单篇最高被引用216次。基于非编码RNA与成骨相关性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获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创新团队奖、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中华医学会COA骨科基础青年研究二等奖。2016年其指导的暨南大学本科生在ACS Nano(IF=13.9)杂志上发表了研究类论文。


科研工作:

承担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等。


教育背景:

2002-2004 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2004-2006 第三军医大学 本科;2006-2009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硕士;2013-2016 暨南大学 博士。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