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从事肝胆胰脾外科工作30余年,在微创治疗技术和肝胆肿瘤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单孔肝脏、胆囊、脾脏手术,首创“三点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省内外已得到大量推广和应用。研究人源细胞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的研制和开发。目前应用的人工肝绝大部分是以解毒功能为主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传统的生物人工肝以猪肝细胞为细胞材料,而我们研制的人工肝来源于人体细胞,解毒效率更高,生物转化和生物合成功能更强,并且不会出现动物源性传染病和异种蛋白所致的免疫反应。人工肝以体外支持为主,具有安全、有效、简单和经济的特点,能在大多数较大的医疗机构推广,适合于很多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胆汁淤积性肝病、急性中毒的解毒以及肝移植前后的肝脏支持治疗等。同时,长期从事肝癌CTCs与HCC预后的研究,积累了大量原始临床资料,在此基础上,不仅发现了HCC患者转移与间质型CTCs密切,而且还证实了患者外周血中间质型CTCs阳性是HC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从事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先后承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肝脏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的临床基础研究》两项相关研究,通过建立是大鼠、小型猪肝脏缺血预处理模型动物体内实验,发现PKC信号通路的激活在细胞保护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4442MAPKs信号通路的激活是细胞保护效应的一个重要环节;PKC处在P4442MAPKs上游,对P4442MAPKs起着正性调控作用。在Wold J Gastroenterol等SCI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学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累计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