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孙京臣
  • 所属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
  • 所属院系:
    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主要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结构机理,包括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和生物反应器研究,病毒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研究等。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动物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畜牧 、畜牧(非全日制)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个人简介
孙京臣,男,1971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专业主任,广东省教育厅工程中心主任,第五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2013-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派访问学者一年,“2006-2007年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高级访问学者(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卫生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7年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科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结构机理,包括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和生物反应器研究,病毒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研究等。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昆虫病理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等多门课程。第四、五、六届中国兽药审评委员会委员,熟悉药物药理、药效检测和临床试验的设计和研究。副主编《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学》(科学出版社: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2008年出版),参编《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学实践指导》(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参编丁明孝教授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版,2013年第2版)。近5年在国内外自然科学刊物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eLIFE》、《PNAS》、《BMCGenomics》、《BMCEvolutionaryBiology》、《PLoSONE》、《JournalofVirology》、《ArchivesofVirology》《BiotechnologyandAppliedBiochemistry》、《Biotechnologyprogress》、《JournalofBiotechnolgy》、《JournalofElectronMicroscopy》等学术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专利申请8项,授权4项。2013-2014年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的MIMG和CNSI的VisitingProfessor。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4项、广东省财政厅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5项、广东省农业厅2项等科研项目20多项。并与美国UCLA、中英洛桑昆虫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等保持密切的科研合作。
获奖荣誉
1广东蚕桑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应用,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3(排名第1)
2广东蚕苗高效安全养殖技术推广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2013(排名第1)
3蚕苗工厂化培育技术,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011(排名第1)
4果叶两用桑“大10”的引种和桑果汁加工技术推广应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2008(排名第1)
5广东蚕种微粒子病防控与治疗新技术体系研究,省部级成果登记证书,2016(排名第2)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97-至今,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2006-2007年,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2013-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第四、五、六届中国兽药审评委员会委员。
《广东蚕业》副主编。
科研项目
1家蚕杆状病毒多重展示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于多价疫苗的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基于BmCPV高分辨侵染态结构和分子互作的入侵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基于冷冻电子断层扫描的BmCPV入侵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基于水泡口膜炎病毒G蛋白介导的重组MultiBmNPV-Bacmid多基因表面展示系统,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5基于BiFC技术的BmCPV受体蛋白筛选和高分辨三维重构研究,教育部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科点专项研基金(博导类)
6亚热带蚕桑种质资源保护与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
7利用新型高效多基因表达家蚕生物反应器制备α-酰胺化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专项
8基于MultiBmNPV-Bacmid病毒多重展示系统构建研究,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发表论文
近年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主要代表作:
(1)InsitustructuresofthesegmentedgenomeandRNApolymerasecomplexinsideadsRNAvirus.Nature,2015,doi:10.1038/nature15767.(IF2015=38.138)
(2)AputativeATPasemediatesRNAtranscriptionandcappinginadsRNAvirus.eLife,2015,4:e07901(IF2015=8.303).
(3)Atomicmodelofacypovirusbuiltfromcryo-EMstructureprovidesinsightintothemechanismofmRNAcapping.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PNAS).2011,108(4):1373-1378.(IF2011=9.681).
(4)ConstructionofaBaculovirus-silkwormMultigeneExpressionSystemanditsApplicationonProducingVirus-likeParticles.PLoSONE,2012,7:e0032510.(IF2012=3.73).
(5)Non-uniquenessoffactorsconstraintonthecodonusageinBombyxmori.BMCGenomics,2015,16:35(IF2015=3.867).
(6)AnalysisofcodonusagebiasofmitochondrialgenomeinBombyxmorianditsrelationtoevolution.BMCEvolutionaryBiology,2014,14:262(IF2014=3.368)
(7)Electrontomographyrevealspolyhedrinbindingandexistenceofbothemptyandfull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particlesinsideinfectiouspolyhedra.JournalofVirology.2011,85(12):6077&ndash6081(IF2011=5.402)
(8)AnoveleconomicmethodforhighthroughputproductionofrecombinantbaculovirusbyinfectinginsectcellswithBacmid-containingdiminopimelate-auxotrophicEscherichiacoli.JournalofBiotechnology.2010,145(1):23-29.(IF2010=2.97)
科研创新
1一种提高重组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效率的方法,201610235815.7,2016(排名第1)
2一种生产人源胶原蛋白Ⅱ型的方法,201410579575.3,2014(排名第1)
3双控干热空气处理库及其处理方法,ZL.2013.1.0221591.0,2015(排名第3)
4侵染蛋白介导生产重组杆状病毒粒子方法,ZL.2008.1.0140646.4,2011(排名第3)
5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ZL.2008.1.0140644.5,2011(排名第3)
6BmNPV-家蚕幼虫多基因表达系统构建方法,ZL.2008.1.0140645.X,2011(排名第3)
7双控干热空气处理库,ZL.2013.2.0322443.3,2013(排名第3)
8一种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普兰林肽(PA)的方法,201510053226.2,2015(排名第4)


教育背景:

1990-09~1994-06山东农业大学,本科
1994-09~1997-06华南农业大学,硕士
2001-09~2004-06中山大学,博士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