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
邓永超
  • 所属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
  •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领域:
    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
  • 职称:
    讲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社会工作、公共管理(非全日制)、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个人简介
女,博士,讲师,2005年7月到华南农业大学工作。
获奖荣誉
(1)研究报告《预见式行动方式创新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研究》获得“广东省定向择优财政科研课题三等奖”(省部级2015);
(2)研究论文《信用经济时代大学生恶意欠费的理性思考》,载核心期刊《教育探索》2009年第4期,被广东省学生助学工作管理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奖学助学工作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3)研究报告《广东建设人才强省财政政策研究》获得“广东省定向择优财政科研课题三等奖”(省部级2012)。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2005.7—2010.3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任辅导员,教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等课程。
2010.3—2015.10在人事处劳动保险科(华南农业大学劳动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2015年6月获得华南师范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2015.10—至今在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编委
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广州市财政绩效管理专家
科研项目
主持的省部级项目
(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预见式行动研究”创新精准扶贫机制的探索——以广东省为例》,2016年;
(2)民政部课题《预见式行动研究视角下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政策研究》,2016年;
(3)广东省财政定向择优科研课题《预见式行动方式创新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研究》,2014年;
(4)广东省财政定向择优科研课题《广东建设人才强省财政政策研究》,2011年。
发表论文
(1)政经分离增强村民自治活力的路径优化[J].农村经济,2013年第7期;
(2)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3)协同创新:农业高校提升人才整体效能的新路径[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3期;
(4)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应然诉求[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论智力经济时代高校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二作者);
(6)感恩教育: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J].教育探索,2006年第10期;
(7)浅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8)浅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四化”建设[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9)当前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0)浅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教育探索,2010年第12期;
(11)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2)论教师加强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J].海南金融,2012年第3期;
(13)信用经济时代大学生恶意欠费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9年第4期;
(14)原因层次分析法:预见式行动研究的有效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


教育背景:

2001.9—2005.6在广西师范大学获得“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学位。
2011.9—2015.6在华南师范大学获得“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去登录